先是副董事长孙为民、总裁金明、副总裁孟祥胜、任峻等苏宁高管分别上阵,密集增持公司股权;然后是8月6日传出消息,继支付宝“卖基金”之后,苏宁也将于近期正式进入基金领域,开始涉足货币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当日苏宁股价大幅走高,盘中有超亿元买单封住涨停;8月23日,苏宁再发公告,证实已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并计划推出相应的基金支付产品与基金电商平台。苏宁要办银行的消息给股价打了一针兴奋剂,当日上证指数下挫0.47%,苏宁云商却逆市大涨6.11%。
在一系列尚不能指出明朗盈利前景的各种利好消息刺激下,苏宁股价持续呈震荡上扬行情,甚至一度站回8.25元/股,为过去52周内的历史最高价位。
这一番以题材换时间的腾挪手段,令增持的高管们获利匪浅。最松口气的恐怕要数张近东,暂时不用再担心抵押的股票被平仓,其次是执意投资苏宁的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弘毅投资的浮亏从三分之二收窄至三分之一。
在另一个战场,2013年以来,苏宁转型也已进入“攻坚”阶段:2月20日,苏宁电器正式更名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月,提出“线上线下同价、全网比价”的全渠道O2O(Online to Offline)战略;8月,苏宁将转型方向进一步更新为“互联网化的零售企业”这一简明定义;8月28日凌晨,苏宁新一版开放平台进入最后的内测阶段⋯⋯
苏宁的转型,对于在网络的高歌猛进和鲸吞蚕食下左支右绌的零售、媒体乃至金融等行业,有着标杆示范意义。“技术推动产业进步”这一永恒定理放置于当下,正是互联网化对于各个传统产业模式的全新再造。
张近东也曾对外表示,自己既不愿被投资人所绑架,也不愿被电商所绑架。为了挽留投资者的信心,苏宁一直力图对外说明,自己是要创新出一条优于现有电商模式的新商业模式。这个新模式,被张近东等苏宁决策层总结为“全渠道+全品类”: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O2O模式,实现苏宁“全渠道”的打通,同时通过发展开放平台,引入优质商家,完成对“全品类”的打造,最终,苏宁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互联网化的零售企业”。
张近东着眼很高,但这家拥有18万员工的巨型企业,目前摆着一系列已然破题、尚待解题的重大挑战:
——以张近东为首的决策层,能否自我转型为用互联网思维来引导企业运营决策?
——苏宁庞大而依旧成功的实体店网络,在全渠道的新业务逻辑中,将被赋予怎样的全新使命?换个角度说,就是要解决如何用新的互联网平台带动原有的实体渠道共同转型的问题;
——一向以追求精细化流程管理以及员工执行力为核心的苏宁企业文化,如何更新为更适合互联网化营商环境与发展趋势的新文化?
苏宁的管理层已经看得很清楚,在经历过“表达转型决心”“摸索转型路径”前两个阶段之后,自今年下半年往后,投资人对苏宁的期望,或者说要求,将转向第三个阶段——“你能不能最后拿出结果,你能不能见效?你说的都对,你走的路数都对,但到时候就是看效果的问题了。”
投资人的等待期不会很久。
修正“对手感”
不是对手的对手成了对手,交战区也不再清晰
过往,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张近东在内部讲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顺势而为”。见多了凶悍的对手,张近东一向以不动制动:他不断地告诉员工,不要受外界影响,坚信公司既定战略,完善流程,磨练内功,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精细化运营。
苏宁与国美电器长达数年的鏖战以完胜而告终。很多苏宁员工自信,即使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没有身陷牢狱,胜利也将属于苏宁。这番话的底气,来自于苏宁多年来已经打下的坚实的零售基本功。苏宁在发展连锁模式阶段,已经将以“标准化、规模化”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探索至极致,也将零售企业的精细化运营深挖至极致。
但是,互联网大潮推涌出来的新一批电商,如京东商城,2013年的交易流水额正直逼1000亿元大关,这一数字却是苏宁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成果。更可怕的景观是,即使到了1000亿元的销售规模,这些电商企业仍处于不赢利的状态,而市场和投资者竟然不怎么在乎!
共6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苏宁业绩下滑 涉足银行基金保险业被指不专注
苏宁云商中报净利跌6成 拟设立保险销售公司
苏宁促销电脑国美推快消 提前预热金九银十
苏宁双线同价遇三重阻力 战略落地还需攻坚
苏宁“重转型”国美“保利润” 业绩现分化
搜索更多: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