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1999年,太阳广场开业,是为深圳购物中心的初探者。2001年,位于华强北华发路的铜锣湾广场正式把“购物中心”的概念带到深圳。时至今日,深圳本地购物中心数量已超70个,体量约达500万平方米。
世联行研究指出,2014年深圳将迎来购物中心元年,十余个新项目将在今年入市,新增供应量约150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而到2017年,深圳购物中心数量将为112个,体量将增加至惊人的922万平方米。
数量和体量急速攀涨的背后是稍显无序的发展和激烈竞争。发展速度过快、重复建设、泡沫隐现、业态打仗、人气有限,激烈竞争下众购物中心处处交锋,经营者首先直面招商和空置问题。
新的项目加速入市、旧的项目调整业态忙着升级,每个项目都并非仅作为个体而存在,相互作用之力不可轻视,稍有不慎须臾惨遭“围剿”。红海在左蓝海在右,2014年及后,深圳购物中心的路将走向何方?
与电商结合用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运营抑或旨在增加更多体验式消费,重新调整业态转型升级才能突围?商业地产方程式的求解时候已到。
2014年深圳购物中心遇供应洪峰 为历年之最
1999年太阳广场开业,经营组合中有百货商场,超市,餐厅等业态,形式与购物中心非常相近,被认为是深圳购物中心经营的初探者。
2001年,在华强北华发路正式营业的铜锣湾正式把“购物中心”的概念带到深圳。
以“生态景观+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华侨城铜锣湾购物广场和中信城市广场(现已改名为T1 新城市广场)分别于2002年9月和2002年10月相继开业,标志着深圳购物中心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后,2004年12月金光华广场和万象城的成功开业,象征着深圳购物中心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作为商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和经济程度的代表,深圳购物中心紧紧追随着深圳经济发展的步伐。近几年,随着深圳GDP的发展、一批批城市更新项目的确立和原特区外片区的开发,深圳商业地产得到爆发式发展。时至今日,深圳本地购物中心数量已超70个,体量约达500万平方米。
根据世联行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的购物中心面积将从2012年的438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922万平方米,涨幅达到111%,数量也将从68个增加到112个。
其中,2014年被认为是深圳购物中心的元年。因年内新增供应量约为15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深圳市场现有存量的60%,为历年之最。
早在2009年,在政府强势调控的压力和住宅市场遭遇天花板时势下,商业地产开始逆势崛起。2-4年的开发周期导致大量项目于2013年竣工开业,如去年9月开业的海雅缤纷城(资料、团购、论坛),10月的宝安天虹购物中心、11月开业的沙井京基百纳广场和12月重新开张的T1 新城市广场等等。
也有部分项目受不景气的宏观经济形势所影响,推迟至今年开业。观澜湖新城(资料、团购、论坛)、鸿荣源壹方中心(资料、团购、论坛)、卓越城(资料、团购、论坛)购物中心、湖贝万象新城、福田世纪汇购物中心、龙华星河COCO City、深圳中心(资料、团购、论坛)、中航九方购物中心等10余项目皆在其中。
新增供应放量,未来两年内,深圳购物中心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时代。受此影响,深圳购物中心的空置率会上升,运营方招商难度加大。而一般来说,商业地产的运营过渡期为3-5年,那些刚开业不久的、尚未运营成熟的购物中心将面对新旧项目夹攻的尴尬处境。
如2012年和去年甫开业的购物中心宝能All City和海雅缤纷城、T1新城市广场等项目仍在招商和人气、业态调整的命题里挣扎。
2013年深圳全市净吸纳量达3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16万平方米,是自2008年以来的峰值。而如今,踏进2014年,深圳购物中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如此的时间和业界空间的夹缝中开张的购物中心“成长之路”值得关注,是否已泡沫隐现亦有待探究。
而在2012年底至2013年期间内入市运营的新项目则将成为观察、讨论的一个横截面。不求全面通达一叶就知秋,但求能知晓其中一二。罗湖mini万象城,福田T1新城市广场,南山宝能All City、招商海上世界,宝安海雅缤纷城,龙岗星河COCO Park、万科广场皆是本文的“邂逅”对象。 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龚俊:购物中心越来越注重体验 设计回归人性化 林世松:深圳购物中心过量 突围要讲软实力 美国购物中心推多举措招徕中国游客:配汉语私人助理 深圳今年约10座购物中心开业 是整个深圳现有存量60% 北京购物中心积极转型谋求升级 多数商场借力新媒体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