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趋势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趋势 >> 行业态势 >> 正文
中国大卖场业态未来5年实现高增长
http://www.redsh.com 2012-03-13 红商网 发布稿件

  图表3:中国超市行业空间预测

行业竞争格局:外资全国扩张、中资诸侯割据

  外资超市全国扩张,中资超市诸侯割据

  在加入WTO之前,中国零售业对外资的进入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包括只允许设立合资公司、只能在规定的城市内开设规定数量(一个城市最多3家)的门店、开设新店需要经过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等等。因此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外资开店步伐不是很快,大多在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2004年之后,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并且,商务部决定自2008年9月12日始将外资商业企业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商务部门,外资超市凭借成熟的管理模式、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品牌效应加速扩张,加剧行业竞争。

  图表4: 外资超市在华门店数及区域分布(2010 年)

  如图表4所示,以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为代表的外资超市已进入中国大部分省市,其中沃尔玛已经进入了中国25个省市,平均每个省市拥有大卖场数量8.8家。

  反观中资本土超市,大部分都立足区域市场,深耕细作,以大卖场、标超、便利店或小型摩尔城等多业态占领区域市场,如图表5所示。

  图表5:中资本土超市呈现区域分割、诸侯割据、坐地为王的格局

外资超市占据中国大卖场40%市场份额

  为了快速获取规模效应,外资超市在华主要以大卖场业态跑马圈地、开疆拓土,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32.3%上升至2011年的40.1%,其中大润发(含欧尚)和沃尔玛(含好又多)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2.8%和11.2%,2011年中资大卖场市场份额占比前五的超市分别为华润(10.1%)、百联(3.8%)、新一佳(3.5%)、永辉(2.9%)、人人乐(2.3%)。

  问题探讨:为何中资超市难以快速跨区域扩张?

  中资超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开始连锁化经营,但与外资超市相比,绝大部分都未实现跨区域扩张,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原因一:超市销售产品结构及区域分割流通体制决定了中资超市供应链管理不具优势

意美家涨引发示威 佛山多卖场均计划加租

2012儿童用品行业或将迎来大卖场时代

苏宁欲变身“百货大卖场” 风险很大?

家居卖场不是万恶的“地主”

百强家具的电商探索 对峙传统卖场

摩尔百货羊西店停业 调整卖场经营结构

百货趋势:重庆超级卖场风生水起

上海多家家居建材卖场下架安信地板

本土零售崛起 外资卖场的特权正在消亡

北京多家黄金卖场昨日宣布上调金饰售价

家具卖场疯狂扩张圈地:骑虎难下有苦衷

家居市场三大疑问:卖场、租金、电商

成都商业零售卖场扎堆 呈现人气不足

中关村电子卖场明码标价率要达到99%以上

宁波整顿17家大卖场 违规收费遭清理

大庆大卖场供应商“费负”将减轻

宁波人大敦促政府叫停大卖场违规收费

家居卖场退场频现 今年业绩或跌三成

宁波五部门联合整顿大型卖场超市违规收费

外资超市大卖场在华“第一阵营”生变

搜索更多: 卖场

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证券导刊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