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少支柱车型
无论是品牌铺垫还是资本实力,华晨的自主品牌起点都很高。华晨是最早上市的自主车企,在1992年就到美国上市了。当前,它拥有4家上市公司。这样一个产业链完备的汽车集团,它的自主品牌为何会走入低谷,持久徘徊,迟迟找不到突破口?
或许,中华品牌的产品,无法支撑起一个“高端定位”。2007年后的华晨,似乎从来都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一款什么样的汽车产品。
华晨自主产品的乱,主要体现在:产品体系乱,市场定位与消费群错位;产品更新落后于市场趋势;车型风格不统一,“山寨”色彩浓重。
首先,产品体系乱。中华品牌的乘用车系列目前有H330、H530、V5、尊驰、骏捷、酷宝、骏捷FRV、骏捷Wagon等等15款车型。其中,尊驰是最早的车型,不温不火,比重较小。骏捷是当中最成功的车型,剩余的其他车型则多是骏捷的“派生品”。骏捷这个名字被滥用了,定位于低端车的骏捷FSV、骏捷FRV、骏捷Cross陆续上市,直接拉低了骏捷的档次,干扰了消费群对目标车型的选择。在消费者的争议声中,骏捷车系逐渐被市场冷落。
其次,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缺乏新意,与时代的节奏有些脱节。例如H330这款车在中华品牌中算是重点车型,然而上市以来,H330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升级换代。包括尊驰、H320等多款车型都是如此,上市之后基本没有进行过更新换代,陈旧的外观以及内饰配置,再加上落后的动力总成,市场反应寥寥也就不足为怪。上市快4年的H530,迄今也是没有换代的消息。2014年的北京车展,其展出的新款H530,亦仅是在外观上做微调,动力和内饰并没有作出大幅的改动升级。
近几年来,华晨在新车型方面的动作少有亮点。在北京、上海乃至广州的全国性车展上,业界几乎看不到华晨有什么新产品出现。酷宝、骏捷FRV和旅行车等车型,还都是本世纪初确定的产品计划。
再次,产品造型设计乱。H330、H320分别是在骏捷FSV和骏捷FRV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但H230和H220却放弃了中华汽车传统的造型基因,内外造型上几乎没有家族设计特征。或许,华晨是想来一次“创新”,可惜这两款车并未将中华品牌拉到市场需求的前沿。
H530则又披上了宝马的外衣,外界对此便有了“山寨”的描述和质疑。中华轿车有些喜欢在自主车型上加点宝马元素。这一点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530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宝马530;如果只是名字相似也就罢了,偏偏产品的设计也有点山寨宝马:前脸双肾格栅,天使眼前灯……2014年H530一共售出了8939辆,同比下跌49%。
中华品牌连年亏损,已成包袱。华晨在2009年从华晨中国、金杯汽车回购了相关股份,将中华汽车从上市公司剥离。之后,两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业绩马上成功扭亏。
而金杯品牌也有跟不上市场节奏的问题。2012年6月,华晨和重庆地方企业合资公司,授权金杯品牌微型客车的生产销售。2009年中国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了众多自主品牌推出微客项目,但在2010年政策退出后,微客市场急剧下滑。奇瑞、力帆、东南、海马等自主品牌的微客项目都已面临退市局面。一方面,华晨是逆势而行;另一方面来看,华晨是后知后觉,错过了机遇,放慢了进度。
整个华晨的自主品牌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各个领域都缺少支柱型的车型。中华负责乘用车,金杯负责商用车,再加上新出的华颂品牌负责高端商务MPV。但是,在每个细分市场,华晨都没有强势的支柱车型。
再看其他自主车企的主打车型销量:长安汽车的逸动月销量有1.5万台左右,吉利汽车的帝豪三厢月销量则接近两万台。可怜华晨所有的自主品牌月均总销量不到1.2万辆。
在最热销的A级轿车及SUV市场,中华H330及中华V5也不过月销4000辆左右, 其余鲜有销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车型。由此可见华晨在单车成本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利润率低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混乱的产品体系,加上较弱的产品竞争力,直接将中华、金杯拉向持续亏损的境地。
点评:其他自主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飞速发展之际,华晨的步伐显得有些缓慢,产品线和体系没有明显提升,品牌向上力较弱。在如今的市场上,几乎很难再现捷达、桑塔纳那样长盛不衰的车型。对大多数汽车厂商而言,新产品就是企业的新引擎,尤其是在自主品牌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株百超市签约进驻“华晨·栗雨香堤”项目 怀孕却被华晨医院误诊为妇科炎症用了药 哈尔滨清华晨龙生物排酸肾茶虚假宣传被查 骏捷cross四个月修40次 华晨售后客服推脱责任 华晨汽车总裁:我们不想当围观者 搜索更多: 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