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经理人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零售经理人 >> 商企动态 >> 零售商动态 >> 正文
海航疯狂扩张被指“德隆第二”
http://www.redsh.com 2012-02-06 红商网 发布稿件

  “这是一场三角债。”对于大新华物流欠债的原因,海航众高管给出相同的理由,对于欠债的深层原因,他们则归因于整个航运市场的不景气。李先华说,大新华物流如果债权债务平衡下来基本是能承受的,但问题在于它的债权追不回来。

  市场萧条确实是大新华物流目前经营困难的主因,但其短短三年所进行的激进扩张仍不免被指摘。2009年3月,大新华物流在上海挂牌成立,迅速成为扩张速度最快的板块,业务囊括了海运、航空货运、地面物流、码头等企业实体。随着扩张的推进,大新华物流的资产也迅速膨胀至600亿元—这占到海航集团总资产的1/5。

  李先华表示,早在去年6月,集团总部就提醒大新华物流高管注意海运业务风险,让他们7月份赶紧把租的船退出,那个时候退出的成本损失少,可以留下自己的船搞经营,这样经营成本压力就小多了。遗憾的是,大新华物流并没有迅速执行,动手稍慢了一点儿。

  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成立的大新华物流是否应该以海运市场为自己的突破口,即使进入海运市场,是否应该以干散货船只为运营重点,现在看来都值得商榷。这方面,中国远洋等国内同行的浮沉都可供借鉴。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谭向东对《中国企业家》表示,目前大新华物流正在转型,其“二船东”之类的发展模式,只是权宜之计,采取这种形式只是因为进入市场比较快,未来会注重直接拿到一些大型往外运输的合同。

  寄予厚望的大新华物流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对陈峰来说不免是一种打击。而在海航所建立的多产业链格局中,如何对各个产业链进行有效管控也是始终困扰陈峰的问题。既要给产业集团足够的自主性去经营和扩张,又要保持集团对产业链经营的有效管理和风险控制,确实并非易事。

  在这方面,陈峰对大新华物流并不满意。在2011年半年工作会议上,陈峰提出各产业集团的管控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并毫不留情地批评大新华物流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管控体系,对下属成员公司的管理比较松散,并提醒其高管亏损仍在加大。

  从更大的层面上,海航独有的多产业链布局终究是一种高难度的发展模式,在产业链不断分叉且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总部管理“失控”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在这方面,海航采取的是三级管理体制,总部—产业集团—成员企业,集团总部不负责具体的企业管理,由产业集团担负起每个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此结构下,如果产业集团的管理与经营能力不强,同时具有比较强的投资冲动,就会出问题。

  李先华指出,起初,集团认为投资应该遵循三个“不”字:“自己不熟悉的不做,自己掌控不了的不做,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的不做。”但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2009年以来放权的过程中,这些底线逐渐松动,甚至被突破。因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边界并不总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那般分明。

  事实上,这种对底线的动摇,原因也不完全在产业集团,盖因海航集团对自己的定位也一直在调整与变化中。例如,“关联度不大的不做”—这个关联度究竟如何掌握,如何判断?边界在哪里?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海航商业的变迁与调整。

  现任海航实业董事长的张翼,之前是海航商业的负责人。他告诉《中国企业家》,海航商业之所以曾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有部分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海航商业最早发源于2003年收购了西安民生(百货),当时的考虑是希望借助西安民生与当地政府展开合作,并未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个独立板块。在他2009年执掌海航商业时,就有同事认为,商业这部分其实与海航主业的直接关联不大,海航对这一部分也比较陌生,“这是非常难管的一部分。”

  不过,陈峰还是力主安排之前没有商业零售经验的张翼来管理海航商业,他给张翼的要求是:要提速,不能再慢吞吞的。张翼来到海航商业,定下调子:布局全国、区域领先、多业态发展。业内人一看便知,这与华润零售的发展战略“全国发展、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几乎相同。事实上,海航商业在一段时间内也很像“小华润”,挟资本优势大范围展开并购,其摊子也越铺越大。

  实际上,当整个海航集团以扩张和跨越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时候,产业集团的投资冲动便无法遏制,而各条产业链的不断拉长则加剧了管理风险。无论海航商业、海航实业还是大新华物流在发展中几乎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目前,相比外界关注的资金链问题,陈峰意识到,管理的粗放、不够精细才是海航更为重要和更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海航要从粗放型管理,向世界级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构架转型。”陈峰表示,公司到了一个规模,有些业务方式就要变了,不能照原来的方式了,必须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型,实现管理转型。

  资本诱惑

  收购的那家证券经纪公司果真暴露出问题,里面几乎是当地政府官员安排亲戚朋友的乐园,一个也开不了,一个也优化不了

  1月29日晚间,海南航空(600221.SH)发布公告:将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910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其中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约60.84亿元,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对海航集团来说,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收缩自己的战线、进行管理转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加大资本的扩张。

  实际上,在海航19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危机时刻,还是快速扩张的阶段,资本力量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航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更是为人所称道,抑或诟病。

  看看海航集团目前正在重点推动的资本运作项目就知道了,它们包括全力推进海航股份定向增发、大新华物流私募及上市、金海重工借壳上市、金鹿公务私募及上市、香港航空私募及上市、易生卡上市、西安民生定向增发等,并力图在银根紧缩的环境下,创造性地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确保资金平衡。

80%用于还债 海航80亿融资方案遭质疑

海航拟放弃收购安缦连锁酒店集团

海航4.49亿美元欲吞安缦酒店 业界不看好

海航28亿元收购安缦连锁酒店集团

海航负债率达75.75% 资金链紧张受质疑

避免同业竞争 海航商业业务注入西安民生

北京国美商都终易手 海航“勇猛”接盘

海航否认取消收购NH Hotels集团股权

海航计划未来五年40%资产在海外

中国海航放弃入股西班牙连锁酒店

海航取消购买西班牙一连锁酒店20%股权

海航“让地”铺路大新华 内部整合加速

海航“瘦身” 或将专注海外并购

上市与粉饰报表 海航系46亿“土地腾挪“

海航集团启动“关停并转”内部整合

海航“青春期扩张”:做大与做强的抉择

陷入欠租纠纷 海航子公司连传资金链麻烦

上海家化竞购倒计时 海航平安抢亲对决

上海家化争夺战:海航PK平安 意诚者胜

上海家化抛绣球 海航或成“黑马王子”

搜索更多: 海航

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企业家  房煜 王子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