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迥文也认为,在完成跑马圈地、将销售物业的利润沉淀到持有物业上之后,万达面临的更艰巨的课题是:如何通过后期的运营管理,使其持有的物业资产增值,能把持有物业运营得好,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王健林应该也意识到了后期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万达现在最主要的发展制约因素是人才,尤其是后期运营管理人才。一年开20个店,就需要20套管理班子:20个总经理、80个副总经理。这就是100人了。另外,每个酒店、百货、电影院,也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团队。这一下来,光副总以上的管理人员,就要好几百人。真的是太难,现在都是赶鸭子上架型的。”
有人开玩笑说,万达是“人才黑洞”,来多少都不够。王健林只好自己开办学校培养人才。他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旁边买了一块200多亩的地,第一期投资六七亿人民币,建了一所万达学院。就连办企业大学,他都要做最大的:“万达学院全部建成可以同期容纳3000名学员。中国的企业大学,像我这个规模和投资的,不敢说绝无仅有,也绝对是凤毛麟角,我都去调查过了。”
万达有自己的商业管理公司,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万达商业管理公司自己出版了十多本管理书籍,从招商手册、开业手册、营运手册,涉及到商业管理的每个阶段。“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不断地在实践中研究,比方说万达也有一些店开业的头两个月不太火,他们就立刻开会分析,很快做出调整,比如哪些商家不行,就换一换,或者跟进一些措施,基本半年内都能扭转局面。后期的营运调整能力,现在已经成了万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了。”
用王健林的话说,万达的商业管理公司是被“逼出来”的:“一开始我们做购物中心的时候,是想请别人来管的,一谈管理费高的要命,只好自己管,开始的时候也手忙脚乱的,经过五六年才练就了现在的功夫。”
但这个亚洲最大的商业管理公司,要跟上万达广场的扩张速度,也有点吃力。“我现在一年能开多少广场,不是由前期决定的,而是由管理公司能接多少决定的。我们分析来分析去,大概觉得20个是上限。”王健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