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局 」
在外界看来,联想也并非做不出好产品。尽管王坚批评联想毫无创新动力,但阿里巴巴就曾经试图投资联想旗下的互联网电视品牌——17TV。
2012年5月,联想进入智能电视领域,推出首款产品K91,内置安卓操作系统,售价14999元。这个时间甚至比乐视第一台超级电视都提前一年,但四年之后,联想在智能电视领域的声音几乎不为用户所知。
2015年,集团意识到内部孵化17TV存在难度,允许团队进行外部融资。2015年7月,17TV 50i在天猫首发,很快做到了单周第一,月度第三。“阿里巴巴看到了产品实力和团队能力,双方接洽后,阿里巴巴决定投资17TV。”一位前17TV高层告诉记者。
当时的情况是联想集团CFO与阿里巴巴投资部已经就投资金额、占股、合作协议等细节沟通完毕,“但最后联想拒绝了阿里巴巴的投资,原因是给17TV的估值太低。”上述人士回忆。
在过去几年,17TV数次变化所属部门,销售组织先后从移动业务集团切换到中国区,又在今年1月初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划到PC业务部门中。“电视在联想内部的位置很尴尬。”上述离职员工告诉记者。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ZUK当中,从独立运营到回归集团,再到成为一条成品线,ZUK经历多次调整,“刚推出两款产品,看到起色就进行调整,这对品牌的一致性不是很好。”ZUK的一位手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联想体系中,一般情况下事业部只有研发和产品两块,供应链、营销、销售等都是由大平台负责,但是17TV的这三块业务都是在事业部下,“有大平台做不了的,也有不想做的,最终都由电视部门自己来做。”上述离职员工说。
在杨元庆看来,联想电视算不上是联想的主要业务,“如果再回到2012年,应该不会去做(电视业务),智能电视是一个更加依赖于内容的产品,这不是联想的基因。”杨元庆认为公司资源是有限的,“理论上讲,一个公司可以做市场上所有有潜力的产品,但是公司投得起吗?有无限的资源吗?所以,公司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面做战略的取舍和整合。”
对于未来业务的规划,杨元庆认为,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碗里的饭”,也就是联想的核心业务PC业务;二是“锅里的饭”,包括移动业务和联想的企业级业务;三是未来“设备+云”的业务方向。
过去的联想只有单一的PC业务,但现在联想业务多元化了,如何建立多元化业务的管理方式,如何孵化出新的业务成为杨元庆的重中之重。
在一个业务的成熟过程中,杨元庆认为要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按照业务成熟程度不同,每一个业务都有三个动态的发展阶段:投资增长阶段、盈利性增长阶段、利润引擎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联想设计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标准,比如对处于投资增长阶段的新业务,集团重点关注营业额增长和客户数提升,要采取虚拟股份和期权的方式激励;对处于盈利性增长阶段的业务,员工同样可以得到利润分成,鼓励利润到了一定基数之后,把增长做大,增长越快,利润提成的比例就越高;对处于利润引擎阶段的业务,在把利润做到最大化之后,员工可以获取利润分红,利润超出基数越多,员工能得到的分红就越多。
杨元庆承认,前几年的战略对移动业务的发展存在“亏欠”,移动业务一直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他表示接下来会加大在品牌上的投入,通过产品树立品牌,再追求出货量。
看上去,似乎有好转的迹象。在记者约访的多位联想离职员工中,他们依然认为联想有着最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技术和海外市场优势,联想曾以巨人姿态登场,在PC时代走出海外,成为PC之王。不过在新的转型面前,如何补齐短板,在新的领域站稳脚跟,杨元庆和联想还要继续面临重重考验。
不过,至少从10月份的那次内部交流看,杨元庆变得更有定力了。他表示,如果团队过去急躁冒进,责任在于他,“可能我比你们还没有耐心。”不管外界情况怎样瞬息万变,联想的战略非常清楚,不会跟风,也不会幻想一步到位,实现从硬件公司到服务公司、软件公司的变化,“大家不要指望这个,我们吃这碗饭的,就踏踏实实把我们这碗饭吃好。”(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李亚婷)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富士通确认与联想PC合并 最快3月31之前完成 联想、华为、OPPO等大陆手机企业瞄准台湾中高端市场 魅族、联想等39批次手机上黑榜 传导骚扰等存问题 中兴联想之后 TCL手机也被曝换帅 三星PC业务不景气 估值8.5亿美元欲卖给联想 搜索更多: 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