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海外高利贷正在勒紧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集团”)的脖子。
吉利集团堪称中国民营企业的样本,掌门人李书福亦堪称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从1996年开始在小作坊里用铁头和玻璃纤维敲打出第一辆汽车,到收购全球知名品牌沃尔沃,短短10多年时间,这个高中毕业的浙江民企老板实现惊人飞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更使得吉利集团与李书福名声大震。
但现在,吉利集团及李书福陷入了危局之中。
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至少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吉利集团已重新开始秘密接洽海内外私募机构,如凯雷、TPG等国际大型PE机构,筹资的重要原因就是还高盛的高息债券。巧合的是,再次寻求的这一批海外PE,恰恰是2009年吉利集团洽购沃尔沃期间,寻找战略股东的那一批。
据本刊记者调查,截至目前,多家海外私募机构仍保持和两年前一样的、拒绝合作的审慎态度。其原因,是这些海外机构的投资委员会均担心吉利集团的还款能力,认为融资风险太大。 高利贷亟待偿还,压力空前,缘起于对沃尔沃的收购,高潮于对沃尔沃的运营。相伴相随的,还有资产负债率高企和偿付能力欠佳。从2008年到2010年,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就从47.8亿元攀升到了710.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
吉利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公告称,公司具备良好的偿付能力,总资产负债率合理。
财务状况不好并不一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但因为财务状况欠佳而最终陷入困境的企业却比比皆是。“股神”巴菲特就不喜欢高负债的企业,他说:“经营这样的企业就好像开车时方向盘上绑着一把匕首,路面一颠簸,匕首就有可能扎到开车人的心脏。”
本刊记者的调查表明,吉利集团的各类融资途径也逐渐呈现堵塞之势。
“高盛牌”高利贷绞索
危局的由来还得从头说起。 当初收购沃尔沃,吉利集团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是因为其出价远高于其他竞争者,大多数竞争者的方案是从福特手中购买沃尔沃是小头,大头放在了沃尔沃日后的重组和运营上。
“吉利集团恰恰相反,当时深陷次贷危机的福特汽车(微博)已经顾虑不了这么多了。”有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当时披露的收购价,吉利集团总共需要支付27亿美元,收购沃尔沃价格为18亿美元,后续发展流动资金9亿美元。比传闻中缩水一半,实则回避了很多问题。披露的仅仅是交易价格,即吉利购买沃尔沃,需要支付给福特的并购款,此外,吉利还需要向福特支付沃尔沃多年的35亿美元欠债。对于并购后的沃尔沃费用开支,更是一大单:吉利承诺不重组不裁员的前提下,投入沃尔沃欧洲总部运营的费用是多少?并购后,保证现有人员安置及福利,又需要投入多少?”
迄今为止,吉利集团都没有公布其收购、整合资金的完整来源与构成等重要信息。据本刊记者多方了解,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的吉利集团,很大一部分收购资金都来自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贷款,应急的部分是通过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获得。
吉利集团的债主不仅有高盛。李书福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中称,融资中近50%来自海外资金,包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的机构出资近13亿美元。
“既然国外资金这么愿意支持一家中国民营车企,那么当初他们为什么不支持全球车企三巨头之一的福特呢?”本刊记者带着疑问询问了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后,得到的解释,这是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达成的协议,高利息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011年8月份,高盛完成的一份对吉利集团的投资报告,揭开了吉利集团当初高利贷和应急资金的来源。
除了作为福特出售沃尔沃的财务顾问外,高盛还充当了吉利集团的海外融资方,并参与其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高息债券就是“高利贷”,“至于这笔高利贷高到什么程度,你完全可以根据现实经验展开想象。”
回想2009年9月23日,吉利集团引入高盛作为外资战略投资者,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则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高盛不仅作为战略股东,为吉利集团上市公司融资,还承担了为其在海外发行高息债券的营生。
高盛的做法是,通过吉利集团母子公司分头发债,高盛选择了财务披露清晰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发债,再以母公司做100%资产担保,锁定了看得见的收益。此外,还通过联合海外其他投行共同为吉利集团发债融资。
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高盛投资团队的推荐书上,高盛对吉利集团的投资案被列为第二大明星项目,第一位的项目则是高盛入股工商银行(4.33,0.04,0.93%)(601398.SH,01398.HK)。两者的重要性和获利水平可以相提并论。
据熟悉高盛的分析人士估计,高盛入股工商银行一个项目的收益便超过了高盛在中国做的所有IPO项目之和——2006年初,高盛以25.8亿美元购入工商银行6.0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规模单笔投资。
在交易结构设计上,该项目获得了有利投资者的条件,包括仅对股票市价6%的可转债价格的溢价,3%的现金年利息以及超过可转换债券金额1/3的入股股权,在投资2009年年底至2011年4月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已实现两倍的获利。
这种投资方式名为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是私募基金以市场价格的一定折价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以扩大公司资本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实质是PE投资上市公司股份、为上市公司借债输血的一种方式,对应的是高额的回报以及债转股的机会,但在中国却并不太多——上一轮经济危机中,当门户网站的股价纷纷跌破1美元时,为数极少的投资者适时买进而大获其利,这就是PIPE的威力。
吉利英伦海景不到一年新车修理数十次
澳大利亚新车安全大考 碰撞测试吉利只得俩星
吉利集团700亿债务缠身 李书福被“炙烤”
吉利集团700亿债务缠身 资金吃紧
吉利帝豪被指“行驶不稳“ 一天被投诉12次
吉利帝豪顿车遭投诉 有了“养子”忘了“亲生子”?
宣传作用大于销售作用 吉利尚未按网购流程卖出车
换汤不换药 吉利金刚正式挂英伦车标
漏油的吉利帝豪新车 消费者难讨说法
吉利汽车才买半年 轮子竟飞离车身
吉利“无质保新车”麻烦不断
吉利熊猫屡坏屡修消费者买得起修不起维权艰难
吉利帝豪顿车遭投诉 有了“养子“忘了“亲生子“?
吉利CK1.3型在南美新车测试中表现最差
吉利汽车自燃索赔难
吉利金鹰汽车自燃 消费者索赔难
吉利远景刹车一年修了十次 售后服务诟病不断
吉利熊猫汽车屡坏屡修屡修屡坏 消费者称维权极其艰难
吉利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100%股权
万宁天津首店开业 选址米莱欧吉利店
搜索更多: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