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据《法人》消息:开放股权是红豆的一大发明。在掌门人周海江看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为现代企业,除了健全体制、机制,还要看企业的关键岗位是如何取得的,如果是靠制度取得的,这个企业现代化程度就高,反之就低
“新苏南模式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党建+企业社会责任’”。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当一部分人宣布苏南模式终结的时候,红豆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苏南模式没有死亡,而是以新的内涵存在。
正是这种新发展思路,让红豆迸发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2007年红豆产销181亿,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企业成为跨服装、机械、橡胶、地产、生物制药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2008年5月21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红豆集团筹建财务公司,这是中国银监会成立5年来首次批准民营企业筹建财务公司,也是红豆跨入金融行业的新起点。
红豆由此证明自己不只是旧苏南模式的代表,更是新苏南模式的典范。
搬开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顽石
90年代初,因为产权不明晰,曾经缔造了红豆初期辉煌的“一公独大”乡镇集体经济,成为横亘在红豆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顽石。
红豆能搬开这块绊脚石,周海江功不可没。
1988年,深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周海江进入红豆,成为红豆的第一位大学生。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周海江很快意识到,乡镇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生产效率低下。
“红豆一定要打破旧集体”,在担任车间主任时就已经向旧工资制度发起挑战的周海江很坚决。
1993年,顶着搞资本主义压力的红豆开始股份制改革,事实证明红豆的改制相当成功,2002年集体股份全部退出,红豆实现了从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的华丽转身。
当时港下镇有11家省级乡镇企业,改制后只剩下 3、4家。为什么红豆改制能够成功,其他乡镇企业,包括比红豆好得多的金钥匙集团,却因改制夭折?
红豆集团副总经理王竹倩,参与了红豆改制系列文件的起草,她向《法人》记者分析了个中原由。
王竹倩认为,改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私心在作祟。这些企业的改制是把集体的股份变成自己的股份,变到自己的口袋里,企业不但没做大,反倒越做越小,以至于无。而红豆改制和其他改制不一样,红豆改制是非常实实在在做事情,每个人拿钱出来买集团股份。
王竹倩说的正是周海江的创举:股权开放。
王竹倩记得,当时的情况是,所有高层必须拿出20万以上,才能保住高层的位置,这就保证了高层的决策是从集团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私人利益出发;普通职工可以自愿入股,并且没有上限,当时工资只有300元的王竹倩拿出1000块钱入了股,这一举措让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充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员工的风险意识。
93年改制后,镇里仍保留了20%的股份。2002年,在区领导的支持下,红豆高层把镇里的股份全部买下,出资额从100万到2000万不等,董事长周耀庭拿了2000万左右。
“当时的董事长周耀庭一直强调财散人聚,当股份给所有的管理层的时候,这个心就齐了,当股份都集中在周家,我相信跟他们打江山的人都不可能留在周家。”王竹倩说。
红豆集团和分厂的高管都持有红豆股份,大小股东共计800多名,周海江告诉《法人》记者,他个人持有红豆股份约12.37%,整个周家持股在50%左右。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nkm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