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
虽然被人认为“不专注”,认为其无边界扩张,但是如果以结果论,当前美团之所以在细分领域与阿里叫板,IPO预计估值一度曾达600亿美元,原因正在于不断探索。
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借助单一平台获取大量用户,传统行业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渗透率,在互联网行业也许只需几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前期互联网企业也许能获得快速增长,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快速的用户获取也意味着快速的市场饱和,在前期的快速增长后,随着流量红利枯竭,互联网企业将快速陷入增长瓶颈。
而增长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首要命题。麦肯锡一份关于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命周期的报告显示,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成功很容易流失,增速一旦放缓就很难回到之前的增速,哪怕恢复增幅,其市值也会降低。
为了维持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必须在进入最高峰前做好准备,或者深耕,在单一用户上获得更大价值,或者扩展边界,依靠其他业务获得更多用户,或者两者结合,这正是美团的选择。
美团的这一选择与自身的管理层基因有关。与很多了解行业、进入行业的创业者不同,王兴团队进入某一领域用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天然的用户思维。比如当时他们之所以创建校内网,除了看到发展大势,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本身就是重度用户,在大学时就在水木清华社区上与人聊互联网,聊创业。
没有行业观念束缚,认为什么都可以学,这使得同其他人尝试某一业务时的深思熟虑不同,信奉“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王兴可以果决地选择,并且最终找到一套内部运行逻辑。
在美团所选择的业务中,一方面不断向酒店、网约车、共享单车拓展,形成多种生活服务所组成的电商平台;另一方面,寻找各业务间的逻辑关联和能力关联。
王慧文曾在演讲中提到,互联网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供给和履约在线上,比如视频网站、直播,一类是供给和履约在线下,比如淘宝、京东等。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以SKU为中心的供给,比如小米、网易严选,以及以Location为中心的服务,比如美团、饿了么、滴滴。
对于以SKU为中心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它以服装起家,开始卖化妆品,外界对它的看法是“品类扩张”,而非跨界。那么,对于以Location为中心的美团来说,从团购、外卖、酒店到网约车,它也是在品类扩张而非跨界,毕竟这些业务虽不同,但是服务的用户、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是相同的,比如外卖与酒店、旅行。
在校内网推广时,王兴他们采取的模式是在各学校招聘校园大使,由他们负责推广。因此,美团成立时,与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们线上打天下的做法不同,美团在各个城市招聘员工、组件团队,寻找商家合作,并最终构建起了高效的地推团队。
后来,由于业务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团购的地推团队在美团的外卖、酒旅业务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慧文曾说,美团在团购千团大战的时期积累了很多线下地推经验,这些经验现在也移植到了美团外卖的地推上,人员稳定性强并熟悉当地情况,带动了迅速的扩张,拿下了很多同类产品没有覆盖的城市,实现了快速的城市覆盖。
到店和网约车则是以用户关联起来,美团曾调查发现,30%的用户出行是为了外出吃饭。王兴在对此进行解读时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们到底服务什么人?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
在发展逻辑上,网约车和外卖也有相似之处。王兴曾说,两者都偏线下结合,各个城市布点,用互联网提升体验,降低成本。
当然,除了进入,美团在退出上也十分迅速。2016年末、2017年8月,美团分别上线了松鼠便利店、共享充电宝。而到了2017年11月,王慧文即发文称,将结束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8月)两个项目的试点运营,并透露还有更多业务探索不成功被关掉了,包括早餐外卖、排队机、WiFi等近10个。
为了规范新业务立项,他表示,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设立专门流程,未经委员会批准不能立项;每个探索业务都要定期评估进展,并决定是否继续探索还是关闭。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阿里整合新零售资源,对标美团点评的意味很浓 饿了么接入哈罗单车 怎么和美团越来越像了? 上市前夜,美团变形 传阿里将合并饿了么、口碑、盒马生鲜以抗衡美团 首个定制化商户培训活动上线 美团外卖“走进商家”专业力量助力商户成长 搜索更多: 美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