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格局和场景革命
很少人能准确预测出无人货架领域未来会是怎样的格局,但现在,无人货架快速扩张的一种方式是并购。今年9月底,无人货架就迎来了第一个并购案例——果小美与番茄便利。
“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和番茄便利创始人殷志华很像,我觉得一两年后他们会做同一件事情,而且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价值观都比较接近,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提前到现在一起做。”IDG资本副总裁楼军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楼军租下了一间酒店的套房,把阎利珉和殷志华都约了出来。
没想到阎利珉和殷志华见面一聊就是3小时,当场决定大家一起做。“大家都是创业企业,还没有江山。外面有强敌,一起做,以后的胜率会更大。”
楼军表示,果小美目前是渠道先行,不断完善品类。当果小美积累了大量流量、用户数据后,经过分析和转化,它就可以激发上班族们进一步的消费,比如团购演唱会门票等增值服务。
果小美并购案之后,猩便利也全资收购了51零食。无人货架领域的扩张并购似乎一触而发。
尽管资本注入后的无人货架领域快速发展,但是相比几家独大的互联网行业,不少货架创始人都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未来无人货架应该是多方割据的场面。
“因为无人货架虽然有很多创业企业进入,但本质是一门零售的生意。零售的生意就意味着有很强的地域性,一家独大很难。”任双进一步解释,即便是无人货架领域的头部公司,在拓展新市场时也需要一家家办公大楼拜访,谈合作。
Citybox投资方、蓝湖资本创始合伙人胡磊直言,“历史上没有一个零售是靠抢点成功的。”在他看来,无人货架的兴起和传统零售遇到瓶颈也有关系。此前,便利店是传统零售最前端的服务站点,但无人货架将这一服务点提前到了办公室旁,更近也更碎片化。
而在这一个个“碎片化”的便利店背后,或许还隐藏着另一种商业可能。韦三水认为,未来无人货架的市场红利不会局限在办公室领域。“无人货架只是引线,点燃线下场景革命的新一轮红利。场景革命不会局限于办公室,还可以延伸到更多场景。”他认为,现代人生活的碎片化决定了零售行业要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的需求。
场景的延伸或许包括购物中心、火车站、飞机场等一些会产生碎片化时间的地点,甚至还可以延伸到消费者家中。“上班族下班的时候到我们货架上拿一袋米、一份半成品带回家做,这就是我们围绕生活方式场景做的深挖和链接。这里的价值是不断叠加的,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韦三水说。
基于此,私蜜选择了另一种无人货架的发展模式。在上游,选择和品牌方直接合作,下游则和园区合作。这意味着,作为零售终端的无人货架将跳过中间的经销、代理环节,直接从品牌方面进货。
对品牌而言,好处是能够直接抵达消费者。“比如我们和来伊份合作,我们会做一个来伊份主题的货架。”而品牌方对货架公司的要求则是,点位越多越好。韦三水想到的方法是和园区直接合作。他称目前私蜜已和上海约100个园区达成排他性合作,这些园区中的办公点位加起来在1万个左右。
“你看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评判还太早。行业在发展,每年我们的评价都不一样,这不是一个线性成长的过程。但企业、投资人都要有格局观,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楼军说。
经历了风口的任双也有了更深的感受。他把无人货架领域的发展比作一条长路,坦途连着一个个小山坡,平稳走一段后总会遇到下一个难题,走过眼下的山坡,还会有下一个山坡。在行进的过程中,最终生存下来的企业会找到自己的竞争壁垒,每家企业的玩法、节奏、侧重点都会不同。
“我们不是因为风口才做,而是做了才形成风口。无人货架能走多久不是取决于这股风刮多久,而是我们这些创业者是不是把它当作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在做,我们有没有能力把价值扩大。”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袁晶莹)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无人货架市场迎来“国家队” 中国供销集团加入战团 大小玩家齐聚 无人货架打响“圈地”战 万千追捧后暗藏痛点 无人货架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 无人货架加了二维码就叫“新零售”吗? 风险投资人如何看待无人货架? 搜索更多: 无人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