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餐饮的死法有很多种:或止步于房东的说涨就涨,或栽在一次失误的内部决策,或败于头部品牌“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杀伐决断……但有一种,可能让你无力挣扎。
那就是:一纸政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升级改造、规范化成了每个城市的必修课。长期来看,这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然。但短期来看,身处其中的经营者却不得不经历“阵痛”。
尤其,对于全国600多万家餐厅中90%无品牌、无战略、无资源、无资金,又习惯于野蛮粗放式生存的“蝼蚁”小店来说,命运更易随着外部环境浮沉。
城市化进程的“阵痛”中,你们过得还好吗?
今年,小餐馆你们还好吗?
对于小餐馆老板来说,政令一出,不管自己在店面投下多少银子与精力,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结果:轻则客源流失、面临搬迁,重则关门大吉,另寻出路。
修地铁、封路、升级改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今年,很多地方的商户对于这种“阵痛”恐怕体会更深,尤其是那些习惯于“游击战”、生存在“灰色地带”的不够规范的小商户。
北京:整治“开墙打洞”后,需要重新考虑选址
北京的簋街商户,恐怕对此体会最深。
2014年底,北京东城区发布一则“关于印发前门大街等特色商业街区业态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簋街餐馆经营面积的要求——
想要入驻簋街开店的餐饮企业,首先营业面积不得低于300平方米,前厅营业面积与后厨面积之比还要符合1:0.45的要求;营业面积50平方米及以下的小餐馆、小酒吧、小吃店、烧烤店、小快餐等业态将限制发展。
簋街的门槛因此被大幅提高。“在簋街开饭店,如果不是自己家的房子,水涨船高的租金压力对于小店来说很难承担。先期没有500万元的投入根本做不起来。”一位在簋街经营麻辣小龙虾生意的饭店老板表示。
去年年底,北京继续对餐厅营业面积提出要求。《北京市餐饮业经营规范》明文规定:城六区范围内,除北京市统一配建的规范化便民商业设施外,新建餐饮服务场所使用面积不得低于60平方米。
自2017年初以来,北京市又对住宅的“开墙打洞”现象大力整治,并纳入市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三年规划。
按照北京市的计划,2017年将整治约1.6万处“开墙打洞”商铺,其中城六区约1.56万处。因店铺被封堵,从事零售、餐饮的不少小商户不得不重新考虑生计,选择离开北京转往其他地方开店,或者转行。
有实力的经营者会在北京寻找商业店面,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所有住宅改造商铺都封堵了”,如果去租商用商铺,“租金太高”。失去了生存来源,他们要么选择回老家,或转往二三线城市。
根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14年,仅临街首层,全市“开墙打洞”商铺就有20万处。这意味着,若要深入实施,还会牵涉更广。
济南:拆违拆临,一个区1/3餐饮被整顿
各地的拆违拆临风暴,也让当地的小餐馆经营者面临考验。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京东入局分羹餐饮供应链 微盟发布业内首个“公众号+小程序”无缝打通餐饮解决方案 明星投资食品光环褪去现短板 韩寒餐饮品牌被罚7次 餐饮周报:中信完成麦当劳事项交割 杭州一餐饮店奇葩促销被叫停 吃饭凭罩杯打折 搜索更多: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