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2012年是餐饮业的分水岭。一大帮曾经独占鳌头的中大型餐饮哗哗地倒下或衰退,一群更具有活力和创意的新餐饮出现。
政府倡导的全民创业让一群年轻创业者和不甘寂寞的精英分子纷纷下海,在许多传统行业都走入瓶颈期时,许多创业者将目光锁定在餐饮行业,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但大家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城市观察,无论是街头小店、外卖、私房菜、商超店、楼宇点、社区店等等各种类型的特色餐饮如雨后春笋般,可以说这两年多时间出现的餐厅,远远超过过去20年的总量。整个餐饮业仿佛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百花争鸣百家齐放,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路;你说你的O2O,我玩我的匠心;你做你的产品,我玩我的互动;你做你的创意,我玩我的情怀;你融你的百万千万,我玩我的粉丝社群;你骂我不懂餐饮,我屌你顽固过时;每天的新闻不是某某赚钱融资,就是某某倡导啥主义,或者某某新模式、新概念,还是某某梦想励志,大论坛小会议,各类主题周周有月月开,有一点点成功的老板都变成了专家,把自己赚钱的秘密都告诉别人。整个餐饮圈真是好不热闹。
现在新一代群体说吃饭,不一定是吃米饭,肯德基、麦当劳可以是午餐,同样,粉面饼小吃都可以是午餐。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有人开始抢你饭吃,这样的人还很多很多,而且综合实力都还不差,餐饮市场很大很大,但终究还是有限。细分市场越来越明显,消费者选择越来越有针对性。
其实肯德基、麦当劳也是小餐饮范畴,而小餐饮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品切入,聚焦品类”。过去,中国传统小餐饮的产品、管理、营销、设计、文化等跟肯德基、麦当劳差距太远,如今小餐饮在近两年突飞猛进,“乐凯披萨、黄太吉、西少爷、伏牛堂”等等一大批跨界精英开始深耕小餐饮,任何一个新品牌的诞生都是对市场一次细分和消费者的瓜分。
在这两年的群殴下,消费者每天都会惊喜地发现楼下又多一家不错的小餐厅,微信上又推广了一家美味的地方,不是肯德基、麦当劳变差了,而是消费市场中本就没有所谓的品牌忠诚度,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活永远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人希望自己每天吃的都是一样的,尤其是新一代的消费群。
曾经的消费地标,人流吸引器。
曾经一度中国商业地产或者商超广场,都以吸引肯德基、麦当劳为最高标准,可以说只要任何一家进驻,这个商圈就基本活了。所以,往往开发商会用极低的价格和近乎耻辱的条件恳求肯德基、麦当劳的进驻。因此,麦当劳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地产商之一,对,他们卖的是餐饮,玩得却是商业地产。据笔者了解,现在许多开发商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甚至是拒绝,开出的条件也大大低于过去,曾经的消费地标和人流之王,已经成为一个还不错的特色餐厅而已。
他们在变 但大势已去
麦当劳从冰冷到温馨,从快餐店变成休闲餐厅。
传统的标准麦当劳快餐店“灯光刺眼、板凳冷硬、服务快速、环境冰冷”一种赶紧买赶紧吃赶紧走的感觉。而以速度与效率秉承的麦当劳,自2011年起,在中国陆续更新品牌形象,2014年起,尝试将麦咖啡与麦当劳结合,“灯光变暖了,凳子变软了,服务变慢了,WIFI有了,音乐有了,咖啡有了,甜品有了,氛围变得温馨而舒适,让你吃完别急着走,多坐一会儿”,麦当劳正从追求冰冷的快餐店变成更温馨的休闲餐厅。
肯德基大肆推出代言人,吸引新生代当年慈祥的哈兰·山德士上校作为品牌代言人,为了让新一代年轻人对肯德基更有关注度和互动感。近些年,肯德基每年都推出相对应的当红明星,去吸引更高的关注度。
完全放弃肯德基、麦当劳的人不多,但笔者相信,一个礼拜正餐消费超过三顿以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笔者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麦粉”,从过去每周3次到如今平均每周1次,吃粉面等非米饭食物的综合比例达每周4次。五一路平和堂的麦当劳已经是长沙区域最好的,午餐高峰期才会坐满,会有人排队,大部分都是零零散散。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低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的消费频率,只因为可替代品太多太多。
圈钱运动正式拉开序幕,一直在中国保持高逼格的肯德基、麦当劳,每年大把的投资人排着队送钱都不屑一顾,如今现实的营业收入状况让他们也不得不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所谓的什么战略转型、经营策略都是借口,其本质就是“靠实实在在的卖产品不太赚钱了,开始卖虚拟的品牌价值”,当然,销售品牌价值本就是盈利模式中一种高级的玩法,如果正好有想投资肯德基、麦当劳的人,请仔细考虑清楚,天上没有馅饼的。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式快餐还差洋快餐100年 要靠麦当劳、肯德基带领? 洋快餐巨头加速布局 抢食千亿O2O外卖市场 中式快餐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需突破品质、品牌等问题 洋快餐发展趋势:向手机支付妥协 酝酿大数据之战 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纷纷加速“数字化” 搜索更多: 中式快餐 洋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