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商乱象
奢侈品做电商的逻辑和我们平时接触的电商是完全两种概念,其核心点并不是性价比,而是品牌文化和忠诚度。奢侈品电商的分类也大概如YOOX和Net-a-Porter:折扣品和全新品。
以Net-a-Porter为例,它的存在更多基于“便捷”的考虑,根据用户习惯,通过买手对新品进行筛选呈现,直接跟品牌方订货。其目标客群是已经存在的高度成熟的消费者,对于他们而言奢侈品消费是“刚需”,这里的产品不仅线上线下同价,而且收取运费。另一个特点是,这家公司移动端收入很高,因为它的主要客群以高端商务人士为主,这部分人群并没有很多时间逛街,很多都是在碎片时间比如等飞机时下单。
相比之下,YOOX做的就可以称之为“屌丝生意”,作为一个打折平台,通过买断过季商品形成价格优势,针对的群体也是对价格相对敏感的人群,来源渠道有经销商也有品牌商。
国内奢侈品电商虽然偏向于YOOX的定位,但更多是“四不像”。国内电商从起家到现在争夺的消费者一直都是价格敏感人群。这和中国电商购物大环境相关,淘宝、天猫培养了中国网民的购物习惯,所有电商都是靠打价格战获取或粘住用户,奢侈品电商一出生也是如此。但实际上奢侈品是打不了价格战的——商品都是限量生产,过季就会缺货或者断码,供应量不足以支撑价格战的基础,跟3C或者食品类快消品是完全不同的。
在没有供应量基础的情况下,奢侈品打价格战的后果就是不能从正规渠道拿到足量的正规货品,从而转向质量难保证的、鱼龙混杂的小渠道要货,这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比如现在一些电商网站动辄就有数千件一线大牌“尾货”进行“闪购”,价格竟然只有399元、499元,这不仅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便宜”的错觉,伤害了品牌形象,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伤害也是直接的:她以为这个平台有能力拿到这么低的价格,但实际上这件价格离谱的衣服没有奢侈品LOGO可能也就值100块,但他用这么多钱去买一个假LOGO就造成了直接损失。
正因为国内奢侈品电商制造的混乱氛围,顶级奢侈品品牌方也越发不希望自己的产品以这样的形象示人。
相比之下,能够从品牌方拿到货的YOOX尽管主营打折品、尾货,但也没便宜到离谱,而且很多产品都是一件或者很少量、卖完就没有了。
由此可见,以尾货商品支撑电商是不成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因为过度打折、进货渠道管理混乱,使得品牌商对其不信任,电商不能直接拿到正规渠道尾货,只能通过混乱的渠道拿到真假难辩的货品,不仅对市场伤害很大,跟品牌商的合作也越走越远,这是个恶性循环。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年奢侈品电商销售占总奢侈品销售6% 高达140亿美元 历峰集团电商首次实现盈利 奢侈品电商将迎来春天? 三大奢侈品巨头抱团 垂直奢侈品电商还有前途吗? 奢侈品巨头抱团取暖 四个原因将奢侈品电商逼上绝路 2025年奢侈品电商占比将达18% 中国和美国会贡献最大 搜索更多: 奢侈品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