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难过 百货业艰难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 李晓红
位于西直门商圈的华堂商场将于12月1日正式关闭,这是继今年4月底关闭望京店和8月关闭北苑店后,华堂商场在北京连续关闭的第三家门店。如今,整个百货业日子都不太好过,华堂商场只是百货业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行业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行业困境
近年来,零售业态整体下滑,遭受网购冲击、政策影响,消费持续低迷,百货业已成为遭受困难最大的业态。
进入2014年,中国百货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截至2014年6月30日,据联商网《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 在国内共计关闭158家门店,远超2013年全年35家的关店数。其中百货业态关闭12家,中都百货关闭3家,百盛百货、宝莱百货各关闭2家,尚泰百货、华堂商场、新光百货、摩登百货、南宁百货各关闭1家。
“这次的关店潮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积累导致的,因为零售业的寒冬来得时间太长,很多百货企业已经撑不住了。”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市场低迷、消费信心下滑也是百货业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加上电商的冲击,百货业的利润已经连续3年出现下滑。
在中国零售版图中,百货这一传统业态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多元化零售业态的兴起,无论从营收上还是从利润上,大多数百货企业增速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内90%以上的百货店都是采取联营模式,国内百货长期以来对联营模式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商品经营能力弱化,利润空间被不断上升的经营成本蚕食而无能为力。同时,自营能力不足带来的国内百货品牌同质化进一步加剧了商场之间的竞争。
百货业面临的内忧外患直接导致了其如今的内外交困。
“百货业目前正处于调整期。”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告诉本报记者,导致目前百货业步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力下滑;二是电商的崛起对百货业产生了较大冲击;三是百货门店前几年扩张速度过快,但是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消费者需求把控力不强。
黄文杰指出,百货业作为中国最传统的零售业态,如果没有创新,接下来的倒闭数量还将增加。百货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不变只有等死。
转型艰难
面临困境和挑战,百货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和突破。
“百货业转型能使百货业重焕生机,增强竞争力;另外,也将面临前期投入高,风险较大,尚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杜岩宏表示。
“在目前形势下,转型购物中心、发展O2O两个方向更有利于百货业未来的发展。” 杜岩宏表示,购物中心在业态方面增加了娱乐、休闲、餐饮的比重,消费者体验度较高,能够与电商形成差异化竞争,有利于百货公司摆脱价格战。而发展O2O模式则能够有效拓宽销售渠道,减缓电商的冲击。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了解,购物中心的确是很多百货公司转型的首选。比如王府井、世贸股份、SOGO等也都选择了购物中心业态。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购物中心和百货在业态、盈利方式、营运管理重点等多个方面均不一致,百货公司转型将有一定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购物中心的日趋增多,出现了同质化的情况。大多数转型购物中心都是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打内容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餐饮和儿童游乐最为司空见惯。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亏损扩大 超前定位之困 老佛爷百货迎选择题 亏损持续扩大 老佛爷百货面临难以抉择的选题 重庆百货1.7亿切入供应链金融 欲补主业低迷盘活资金 梅西百货美国以外开首店 进驻阿布扎比 门店面积近2万平方米 百货业转型 区域百货 中东王室竟出手久光百货 搜索更多: 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