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今年不是开店的时候,零售业总体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一位老佛爷的商户有点犹豫。他表示,选址都是至少一两年前就定好了的,今年必须招商到位,最近物业和商户的压力都很大。所以,老佛爷去年就装修好了却没开业,一直在摸索。
咨询公司贝恩发布报告称,在经过三年两位数增速之后,预计2013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增速放慢至4%~5%。但正是因为全球奢侈品市场不景气,奢侈品百货才更要抓紧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中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数据同样给出了佐证。过去4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以每年16%~20%的速度递增。2012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占整个行业销售的27%。
无独有偶,同样被视为服装业买手制翘楚的一流商场连卡佛,数年前也曾在中国市场遭遇挫败。在电影《少林足球》中,周星驰带着自己心仪的女子赵薇进入打烊后的连卡佛试衣,随后他却不得不在连卡佛里以清洗地板作为代价。这是桥段,却也是香港人对连卡佛崇拜的真实写照。
连卡佛上海旗舰店此次选址于淮海路上海大时代广场,经营规模超过香港连卡佛,此前上海大时代广场已停业装修长达数月。
2006年,同是在上海淮海路,已经营6年的连卡佛悄然退出,就连其在杭州、成都、哈尔滨等地的门店也在这一时期先后关闭。目前在中国内地,连卡佛仅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有一家门店。
连卡佛此前一次在中国内地的失败,也是关于“时机”的问题,还没有摸准现实的脉搏。
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曾有时尚网站主编光顾上海连卡佛店,当时给出的感受是:“客流还不错,只是店内的品牌几乎没有人认识。那些品牌即使今天出现在上海都算是小众的,在当时更是冷僻,产品的价格也显得非常昂贵。”
当时连卡佛的陈列方式比较特别,店内按商品品类而不是按品牌划分区域,不同品牌的裤子会被摆放在一起。那时内地消费者还处在为面子消费,追逐品牌logo的阶段,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自然无法赢得他们的喜爱。连卡佛在试图引领脚步,却终因自己走得太快而丢了“小伙伴”,这一次,连卡佛回归觉得时机成熟,现实需要。
“重归”要打好“差异化”这张牌
老佛爷的回归可以说是其对国内市场充分认识基础上的举措,越是分析到位,就越会打“差异”牌。作为一个以欧洲奢侈品和时尚品牌为主的高端百货店,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也不能太“高端洋气”, 负责人表示,北京西单店将以中国中产人群为目标顾客,定位虽高于西单商圈内的大悦城、君太百货和汉光百货等,但同老佛爷一贯以来的定位来看,还是更加 “接地气”,开业当天,著名奢侈品牌 KENZO 在门口设摊派发印有品牌标志的杯子,引来不少附近的大妈大叔排队,瞬时一抢而空。
作为一家以自营业务为主的买手制百货公司,老佛爷在欧洲有丰富的品牌合作资源,此次在北京开店,也通过买手、品牌直营、品牌代理相结合的方式,将在巴黎店热销的 Sandro,Maje , Zadig & Voltaire, Japan Rags,ShellysLondon等欧洲潮流时尚品牌首次引入中国。
被香港利丰集团收购的比利时老牌奢侈品Delvaux 也在这里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
不少中国新锐设计师品牌, 如刘清扬的Chictopia,张弛的 Chi Zhang,王在实的VegaZashi Wang 都在老佛爷开设了专柜,该类品牌此前除了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BNC出现过外,多数都是首次正式进驻大型百货公司,也为国内独立设计师品牌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许多新锐品牌的操盘者都是一些朝气蓬勃的年轻时尚从业者,他们有的来自家族服装企业、有的来自金融行业,根据80后对时尚的个性化理解,独立开发或引进潮流品牌,利用老佛爷一展身手。
“连卡佛一贯支持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一定时尚影响力的品牌,创造出独特的项目和产品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连卡佛时装总监Sarah Rutson Pang曾这样对外阐述连卡佛的买手理念。
连卡佛重返时代广场可谓“有备而来”,经营面积为原来的7倍。整个店铺共四层,占地14000平米,将有500多个奢侈品和设计师时装、美容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品牌入驻。和13年前不同的是,连卡佛此番“入沪”摒弃了代理制,而是与北京门店一样采取自主经营模式,由总部直接管理,相比当年更为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应内地市场,连卡佛还将顺应目前的两大趋势做出改变:一是引入餐饮业态。在电商的冲击下,商业广场普遍提倡体验式消费,而非纯粹的零售业态。不少百货均加入了餐饮业态,以带来足够的人流量。二是“网购”。连卡佛将在上海时代广场店内实现网络订单的取货和退货服务。连卡佛官网的在线商店将提供一周新品、双语内容介绍及三种语言的造型专家和客户服务,在线商店还可以实现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当日到货的服务,方便了工作较为忙碌的高端人士进行购物。
如今上海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更为成熟,对于小众、低调的奢侈品和设计师品牌有了更高的认知度,对于连卡佛的“买手制”也更容易认可。差异化战略从另一个方面上讲也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摒弃曾经失败的模式,重新规划定位,是百货商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牢记的两个关键环节。
从“教科书”到“生活场所”
以往,消费者曾将百货公司当成生活方式的“教科书”。现在,消费者希望百货公司是一个生活场所,希望在其中聚友、购物、休闲,希望百货公司在功能业态丰富性、空间体验感、服务完备度等方面达到更佳水准。但目前国内的百货仍更重视“商场”本质——“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