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需要的是改正在华服务态度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奢侈品业绩集体跳水不能归咎于中国市场疲软之态。同样的,把销量不好原因归结于中国“反腐”、“LOGO视觉疲劳”、假货泛滥等客观原因都是不自我反省的表现,中国市场需要的其实是如国外般的精美店面设计、不带“势利眼”的良好服务态度、细致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产品。
也许是奢侈大牌们太过小看中国这个新生市场了,认为只要漂亮,素质不用太高的店员就能搞定顾客——正规毕业于欧洲名校奢侈品专业的硕士回国却找不到工作,也以为中国消费者并没有欣赏“店面装潢”的能力和品味,随随便便在高端商场“划了个简单的圈”便了事,致使中国的店员“看人下菜”的态度非常明显,售后服务也远远比不上国外。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发现,在中国,高价并一定能买到高质量和好服务,奢侈品牌光鲜的外衣背后,存在售后服务不给力、高价难保高质、“歧视性”分销体系、服务质量差、上新速度慢等问题,让消费者“买得肉痛,用得心痛”。
例如,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的GUCCI,无论是拨打114查号台,还是通过互联网搜索,都无法查找到其确切地址或联系电话。另一知名奢侈品牌爱马仕的销售人员也表示,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有质量或者维修方面的问题,只能到门店去反映,因为“公司没有专门职位的人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与国外相比,在华大品牌售后服务标准明显有不同。
除了售后服务问题之外,国际大品牌在华陷入“质量门”也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6年底,浙江省工商局对进口鞋类商品进行抽样检测的结果显示,被抽样的46个批次进口皮鞋、旅游鞋中,批次合格率仅为23.91%。这些皮鞋包括路易威登、瓦伦蒂诺、D&G等1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其中300多双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皮鞋被销毁。而上海市工商局此前的抽检也发现,包括博柏利、阿玛尼、香奈儿、迪奥等国际顶级品牌在内的进口服装,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色掉色、PH值超标和面料成分与标志不符等问题。
从以上种种可看出,对于不少国际大品牌来说,他们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权益的重视程度远远赶不上他们对于中国消费者钱包的重视程度。如果不在这些问题上改进,不管是“去LOGO”还是发展再多的副线都是徒劳。 (来源:中奢网)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一路高涨 奢侈品的定价游戏:越贵越“尊贵” LVMH、Kering等奢侈品上半财季集体受挫 中央收紧公款消费 奢侈品销量明显下挫 Gucci等奢侈品争食中国童装市场千亿元蛋糕 消费税改革声起:建议将奢侈品纳入征收范围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