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紧逼寻找零售外的生存之道
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供应过剩加上电商攻城略地,巨量购物中心的前景堪忧。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购物中心的未来并非死路一条。
中国最大商业地产服务机构RET睿意德商业服务部董事陈丽琳认为,尽管目前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巨大,但未来不排除两者之前会出现共赢的合作关系。“消费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型,将带来商业地产项目中‘O2O’的模式,即采用商业地产与电商合作的模式。线上消费的快捷方便和线下消费的体验互动其实是互补共赢的。以北京大悦城为例,它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比如微信平台,拥有众多的粉丝引起市场关注,同时帮助商场经营性营销;银泰也在做各种线下线上转型调整;梅西百货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也收购佳品网。同时,线下的商铺展示空间是有限的,而线上的展示仓储空间是无限的,这种搭配和互补很有效的扬长避短,线下商业利用线上营销或互动平台帮助提升营业绩效是未来趋势,两者合作共赢在长远来看将大于竞争。”
陈宏伟也指出,电商模式与实体购物中心最大的区别就是“体验”。而实体购物中心带来的体验感网上购物无法替代。“世茂开发的深坑酒店,世茂纳米魔幻城等为例,这些商业地产在建筑外观上由知名设计师设计,能给消费者带来震撼感,这种体验是在网上所感受不到。此外,人们还有走出家门进行社交,利用公共场合彼此进行沟通交流的需求。怎样做到让逛街不单纯的是购物,而是在享受购物的全过程,这是未来的购物中心必须关注的。”
陈宏伟透露,现在很多购物中心在调整自身布局时,仍然只是集中在低层次的体验式消费上。“购物中心的调整也只是在业态上调整,增加餐饮、娱乐业态,减少服装服饰的零售业态,没有从环境氛围文化上跟进。未来购物中心的转型应该关注最高层次的需求享受购物全程,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
“购物中心品牌要树立形象,要了解当地市场接地气的同时,更要做差异化的竞争定位,才有更好的开发空间,而细节上的定位更能体现品质,比如在装修、建筑特色、体验型消费、附加服务、特色产品、营销平台推广、消费客群锁定营销等方面的深入定位。而未来的购物中心在规划化营运的基础上,会更注重细节化个性化营运模式,如洗手间文化、商场的香氛气味氛围、特色服务,比如有没有母婴、导购服务、快递回家等等。细节优化决定商业项目成功的一半。”陈丽琳补充说到。 (新华网 记者 徐健明 张靖 陆辰子)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中国购物中心人气不及会展中心 盈利的不过1/8 深圳下半年购物中心频多 预计商铺租金将下滑 青岛购物中心业态悄然改变 餐饮娱乐成主力 购物中心“重吃不重穿” 服饰业期待“新玩法” 青岛佑兴公司进军安哥拉 2000万美元建家世界购物中心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