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起,I.T透过旭日宜泰开拓内地市场。旭日宜泰是I.T与旭日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而旭日集团正是真维斯品牌的操盘手。真维斯自1993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积累了内地市场零售运营的经验。
2007年,在中国内地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零售业的背景下,I.T以3.62亿港币的代价回购了内地业务。从这一年起,I.T加快了在内地的发展步伐。
目前,I.T旗下共有四种形式的多品牌集合店:定位中高端,售卖国际知名品牌的I.T门店;定位中端价位,销售新兴国际品牌和自有、特许品牌的i.t门店;专营鞋和配饰的ETE门店;以及定位于青少年街头时尚的double-park门店。
2011年,I.T集团的销售收入为57.4亿港币。其中,香港地区营收为34.1亿港币,内地市场贡献了15.4亿港币的收入。I.T在内地市场的扩张初见成效。
前面我们分析过,女性的消费需求异常多样化,I.T“多品牌集合店”模式的逻辑就在于,用极丰富的产品,来满足更丰富的女性对服装的需求。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多品牌布局,能够有效地提高终端消费者的转化率,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为了支持大量SKU的陈列,I.T的门店面积也更大,通常都在200平方米以上。
从实际运营的效果来看,I.T的多品牌模式实现了很好的经营效率。I.T在香港的平效高达52860元/㎡/年,其内地业务的平效也达到了25750元/㎡/年,远高于同行其他品牌。
近年来走红的快时尚品牌如Zara、H&M在这方面与I.T的逻辑是一样的:用丰富的SKU来满足女性多样化的需求。只不过,I.T采用的是多品牌的模式,Zara和H&M则采取了单品牌多设计的发展模式。
I.T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自有品牌”。自有品牌能够有效地提升盈利水平,这是很多渠道商涉水品牌领域的初衷。但是,面对捉摸不定的女装市场,如何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呢?
I.T标榜自己是“时尚的贩卖者”(Trend seller),致力于引领和塑造大中华区的流行趋势(Shaping the fashion scene in Great China)。I.T敢于夸下如此海口的底气,就在于I.T门店里的那数百个品牌。
I.T通过店内300多个随时在淘汰的设计师品牌来及时发现市场上的流行趋势,并及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
在持续的优化和磨合过后,若某品牌的市场反响非常好,I.T还会为该品牌开设独立门店。1997年,I.T首次为旗下的“b+ab”品牌开设了独立门店。目前,I.T成立了独立专卖店的品牌还有izzue、5cm、chocoolate等。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传统女装的商业逻辑之困:费用高效率低 青岛女装发展面临三难题 业内坚决不放弃 青岛本土女装品牌涌现 加速突围志在全国 杭州女装70%浮游电商 是大鳄还是群鱼? GAP收购女装零售商Intermix剑指高端 搜索更多: 女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