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坐以待毙!”4月16日,18位来自多地医院的院长们奔赴西安,此行既不为开会,也不是会诊,而是维权。
院长们说,过去两年里,他们都被一家名为“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远程视界”)的企业给“骗”了。
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总部大楼
该公司打着“远程医疗”“专科医联体”“健康扶贫”等旗号,以融资租赁的模式与基层医院开展专科合作,并承诺“垫付租金”吸引医院加入,却在2017年下半年疑因资金链断裂,使每家医院背上少则二三百万、多则上亿元的高额债务,且面临“吃官司”的风险。涉事医院以县级或区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主。粗略统计,全国有上千家医院卷入其中,涉事金额超过百亿元。
这么大的一个案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接到相关线索后,《生命时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往西安调查采访。
医院:这是有预谋、
有组织、有计划的欺诈
见到院长们之前,记者首先对远程视界进行了初步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成立前两年,以眼科作为切入,在全国筹建眼科会诊中心。目前,集团下设13家子公司及一家眼科医院,运营眼科、肿瘤科、妇科等7个专科远程医疗项目,自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注专科远程医疗联合体的O2O平台。”曾一度“每年纳税13个亿,不享受国家补贴,无银行贷款”。就是这样一个“不差钱”的企业,却让数百家医院背负了高额债务。
河南省漯河市某县中医医院罗院长向《生命时报》记者讲述了和远程视界的洽谈经过。
2015年2月,有关部门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这让罗院长和一些县医院院长们看到了希望。“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基层医院能和大医院互联互通、远程会诊、资源共享,这是好事。”但因为县级医院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远程医疗又是新鲜事物,很多医院都在观望。
此时,一位名叫任丽芳的远程视界员工找到罗院长,介绍说,远程视界是一家专为县级医院发展解困的大公司,在全国已有很多成功合作的案例。远程视界承诺,他们负责采购设备提供给医院使用,设备款由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医院只需从项目收益中,每月按比例归还设备款给融资租赁公司,不足部分由远程视界垫付;他们还提供人员培训、专家坐诊、科室运营等服务。
起初,罗院长认为,自己所在医院不具备开展合作的条件,可没挨住任丽芳死缠烂打地劝说,便去考察了项目开展较好的舞钢市人民医院。这一去就动了心。“他们医院设备到位及时,专家和运营人员已开始工作,承诺的大病慈善救助金也发放了,患者评价很高。”
罗院长认为,有专业人员负责运营,赔了钱还有人兜底,这种合作方式对医院来说几乎是“零风险”。于是和医院领导班子商量后,他准备签约。
2016年6月23日,罗院长和远程视界、湖州融汇嘉恒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远程视界介绍)签订了389万的耳鼻喉项目三方设备融资协议。但签约一段时间后,远程视界仅发来了打印机、视频采集器等简单设备,协议上承诺的医疗设备一件都没到。罗院长反复询问,公司回复:“进口设备多,需层层审批。”
在此期间,远程视界河南总代理胡杰又来医院谈肿瘤项目的合作。罗院长不想开展新的合作,但胡杰承诺:“一定促成耳鼻喉项目落地,否则绝不启动肿瘤科项目。”罗院长希望如此,考虑肿瘤项目医院也需要,便同意再次签约。但远程视界出示的设备清单让他犹豫了,因为“设备价格比市场价高出很多。”罗院长心想,远程视界提供的优质专家资源也是有成本的,便打消了顾虑。
2017年4月,罗院长代表医院签下1073万的肿瘤项目协议。当天,远程视界和融资租赁公司“西安市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四五位工作人员,拿着上百页的合同来到医院,催促罗院长签约。罗院长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带来合同文本,还有“设备验收报告”和“收货确认书”。
在没收到设备的情况下,他本来是拒绝签字的,但远程视界工作人员以“方便融资公司尽快放款”“以前那些医院都是这么合作的”为由,要求必须提前签字。
签约后,罗院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3个月过去了,一台设备也没到,等来的却是融资租赁公司的催款单。他反复致电远程视界,但对方以公司上市为由,停止垫付租金。融资租赁公司称,因医院多次拒付租金,根据合同约定,医院必须一次性付清本金和利息,共计1500多万。“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欺诈!”罗院长对记者说他后悔极了。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十多家涉事医院,结果都是设备没到,专家、运营人员更不见踪影。不同的是,有的医院收到部分设备,有的一台都没收到;有的医院合作一两个专科,有的与不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涉及多个专科的多份合同。一些医院被融资租赁公司起诉后,银行账户被冻结,医务人员工资都发不了,严重影响医院运作。
四川省西北部某县人民医院王院长告诉记者,地震重建后,该院盈利微薄,医院欠融资租赁公司5000多万租金,“十年也还不完!”于是,多家医院院长联合起来,四处奔走,要向远程视界和融资租赁公司讨个说法。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远程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