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去的组织架构,已无法反映京东战略定位与业务本质。
无界零售的核心是“零售即服务”,京东未来的目标是成为零售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这种定位,除了业务分层之外,还需要在两大维度上创造成长的动力:
1、数据;
2、技术。
很多人应该没有意识到,京东这轮业务重组、架构变革里有数据与技术的驱动力。
我来提醒一下:如果京东B端、用户端数据层面、账户体系没有打通,那么,10大事业部归并到三大事业群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大数据打通与后续的数据挖掘,必须依赖强大的技术力量。
我甚至认为,这是刘强东内部信里的一重画外音:那就是,业务重组里,有京东大数据与技术转型深化的强烈信号。
而这两大核心要素,未来也一定会成为京东进一步走向开放、贯通各业务版图、打造新的赢利模式(比如无界营销背景下的京东广告服务)的核心力量。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京东未来的高度。
当京东核心业务归约到这两个层面时,这家公司的业务本质比以往得到更清晰的呈现:
1、最底层的维度是开放的数据、技术;
2、开放的基础设施部分:物流、金融、技术、营销等;
3、开放的商业平台、营销平台;
4、前端各种开放的入口服务等。
我这里是平行罗列,呈现的是“开放”动向。其实,这四层结构互联贯通,而这则是京东沉淀下来的“一体化”优势,体现着品质与效率。
三、过往的架构,已无法反映京东的成长性与投资价值,事关京东市值管理策略。
若你结合上述信息,10大事业部既无法体现京东整体愿景、平台升级、技术升级,更是无法体现京东实际的业务架构。
譬如,它无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业务版图里基础设施的核心定位,也无法让人感知京东在技术与数据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一句话,过去的业务架构,缺少层级与结构的魅力,不够清晰、简洁。在投资人眼中,京东业务可能显得驳杂、缺乏效率。
我想,这应该也是过去两年京东讲故事不太丰富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不相信京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个人的理解,还是在上面一段,就是说,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这个相对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业务的开放、分拆、独立,里面伴随着复杂的组织结构调整、人事调整,并影响着京东的企业文化。
同时,京东新一轮开放,当然不敢牺牲品质。老实说,“一体化开放”,这个词汇本身,就带有一种节制的精神。这是京东身上比较可贵的一面。长期以来,为防止牺牲平台综合服务品质,它曾抑制了不少的规模化机会。
这年初的变革,在我们看来,事关京东的业务版图的清晰度、想象空间、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对于2018年乃至更长周期的京东市值管理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号。
老实说,我确实看好未来一段京东股价表现。
几个季度下来,这家公司已走出连年亏损局面,开始步入规模化赢利周期。而且,许多业务板块开始呈现出综合的成长效能:之前,京东物流掌门人王振辉采访中已透露,物流业务整体已赢利;前几天,京东金融宣布赢利。要知道,这两块业务,虽然非常核心,但一年半以前还被外界视为京东集团两大沉重的成本负担。而一体化开放,显然释放了京东基础设施版图的核心价值。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京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