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报道》送检的9款手机中,8款手机电池存在安全风险,3款手机电池不符合国标要求;网购电池的不达标率更高。
三星Note7电池爆炸事件注定成为智能手机电池界的里程碑事件。
为了追寻三星爆炸的真正起因,同时也为了验证这是否是独立性事件,更重要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消费参考。2016年10月,《消费者报道》即从市面官方渠道采购了三星Note7、华为P9、iPhone 7、魅族MX6、联想ZUK Z2、努比亚Z11 miniS、乐视Pro3、酷派cool 1 dual、vivo Xplay5合共9款手机及电池,送至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了历经5个月的多次检测。
在测试项目上,本刊参照了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中的“过充电”、“挤压”、“重物冲击”及“燃烧喷射”。
另外,检测工程师也通过分析手机内部结构及电池内部结构;监控手机各个部位在正常和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温度、电池过充时电压及温度的变化,以此来对比各款手机电池的安全性。
测试结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三星Note7电池仓尺寸较其它手机小
在近几代智能手机上,我们能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轻薄机身配上大容量电池,保证握持感的同时也不牺牲续航。但是,这种设计能否给电池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呢?
站在电池使用角度,本次测试的实验团队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他们对9款手机电池进行了20个充放电循环,以模拟手机电池20天的使用情况,在循环结束后对比它们充电前后的厚度。
结果显示,9款手机电池中间部位的厚度均有0.1mm至0.2mm的增加,呈现出一种微拱状态。负责本次测试的工程师对本刊表示:“电池膨胀的原因在于,电池经过一定次数的充放电,内部电解液分解进而产生气体。”
他认为导致电池厚度增加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消费者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误操作(如使用劣质的手机充电器)或设备进水短路而使保护板失效,进而导致锂离子电芯失去保护。
为此,《消费者报道》依据GB 31241-2014对9款手机电池进行了过充测试,测试中,工程师去除了电池的保护板,并对电量已经饱和的电池继续充电。
结果显示,9款电池均符合国标要求,并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的现象,但电池均出现明显增厚。
考虑到电池规格在出厂时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厂商一般会将手机电池仓尺寸设计得略大于电池本体,以防止手机对电池造成挤压。但在追求机身轻薄的趋势下,厂商为了丰富手机功能难免会增加更多的零部件,这时电池仓的体积就可能被压缩。
我们可以看到,在9款手机电池仓的对比中,三星Note7和努比亚Z11 miniS的电池与电池仓的间距较小(在手机平面角度进行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Note7的电池容量较高。(如图1)
《消费者报道》综合了多位业内工程师的意见,电池仓尺寸过小的影响是,当电池膨胀时,手机内部就会对电池本体产生作用力,造成挤压。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魅族手机电池遭遇“质量门”客服电话无人接 魅族手机电池半年坏两次 专卖店自曝质量不合格 魅族MX手机电池发胀屡修不好 网友调侃会怀孕 苹果4S手机电池过热熔化渗酸液致手部受伤 诺基亚和创维手机电池产品上质检总局黑榜 搜索更多: 手机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