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区域霸主”到“上海修罗场”:
两次鏖战花费巨资,换来“血泪经验”
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一些老品牌,在区域成功后,都试图走向全国。
然而,从区域到全国的过程,远不是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在陳八两“鏖战”上海滩时,王少君也踩了不少“坑”。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之一,一直是餐饮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陳八两面家在江浙一带站稳脚跟后,自然也将目光投向了上海。然而,王少君的前两次上海之战均以失败告终,损失惨重。
第一次进军上海时,王少君选择了核心商圈,客流量大,但租金高昂。尽管生意好时能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但生意差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最终,首战折戟。
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后,王少君第二次进军上海时,选择了租金较低但位置相对偏僻的商圈。虽然成本压力减小,但客流量锐减60%,回本周期长达2 - 3年。第二次尝试依然未能成功。
经过前两次的失败,王少君痛定思痛,重新调整了战略。第三次进军上海时,他选择了租金适中、客流量稳定的中环核心商圈,既避免了高昂的成本压力,又确保了足够的客源,日均客流量稳定在500+,单店月净利超10万。
这一次,陳八两面家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实现了盈利。在王少君看来, “上海没有‘最好’的选址,只有‘最合适’的平衡——租金占比必须控制在营收的12%以内,人流量阈值不低于日均400人。”
从绍兴街头到上海滩,王少君认为:在这个“卷成本、卷效率、卷流量”的餐饮战国时代,唯有把“性价比”刻进品牌DNA,方能在巨头夹缝中杀出血路。
尤其在一线城市扩张,不是“高举高打”,而是精算游戏。当下餐饮行业正在面临着“生死局”,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净利润。
小结:
餐饮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前面是一道坎接着一道坎!
陳八两通过打破传统面馆的局限,本地化升级、南北饮食文化融合等方法,成功突出重围走在前面。从王少君身上,我们看到了创业之艰辛,而这可能是每一位餐饮创业人都经历过的,真正的一帆风顺少之又少。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亦是如此。在这个快速发展时代,餐饮业也不断在升级迭代,餐饮人只有保持学习之心,不被传统思维所束缚,才能走在前端,不被淘汰。
来源:职业餐饮网 侯硕丽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