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是咖啡。汪洁发给我一张照片:越南河内的凌晨,咖啡馆居然可以做到那么火。令她更意外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去咖啡馆,同样也是坐满了人。
咖啡、新鲜水果,在东南亚人的生活里随处可见。
水果+茶,反而是一个全新的搭配,随着新茶饮品牌的进入,才被人所知,让消费者接受、喜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国内拼健康
但东南亚还在“嗜甜”
东南亚和国内市场另一个巨大的差异,在于对糖的认知。
今年,国内的茶饮品牌都想做出更健康、控糖、且好喝的产品,奈雪已经在门店使用罗汉果糖,百分茶全线产品换成阿拉伯糖,目的就是让奶茶女孩们放心喝、无负罪感地喝。
而汪洁告诉我,东南亚还是更偏好“甜甜的奶茶”。
甚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东南亚奶茶,“要甜到喉咙被黏住”才能卖得好。
在实际售卖中,尽管品牌会提供标准、少糖等灵活选项,但在东南亚的门店里,却很少被人问津。
总之,无论是到底是该迎合市场加更多糖,还是坚持少糖“健康”的价值感,背后都涉及到产品结构、产品逻辑的调整。
进入一片陌生市场,产品结构难免要经历一次“从零做起”,这对研发、培训以及运营体系都提出了新的考验。
堂食仍是主流
有空间、能社交的门店受欢迎
汪洁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东南亚门店里,堂食的顾客更多。
霸王茶姬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2019年就在马来西亚开出海外首店,如今在马来西亚拥有50多家门店,大多开在商业区,70%的店开在星巴克、麦当劳等大品牌隔壁,面积在60~100平,月均营业额能达到30万人民币。
“疫情时期,我们也开通了外卖渠道,但疫情转好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堂食生意的恢复。”霸王茶姬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国内,“点外卖”的消费习惯已经深入人心,从一二线到县城,外卖网络四通八达,外卖小哥风驰电掣,一杯饮品从下单到送上门,常常不到半小时。
但走出国门,堂食还是相对主流的消费方式,饮品店有空间、能堂食,还是一个“硬需求”。
而且,如今在东南亚,喝奶茶依旧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奶茶店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的场所。
因此,空间大、具备辨识度,有充足客座区的门店,在东南亚广受欢迎。
门头、杯套、盲盒
营销已经“卷”起来了!
此外,虽说当地爆款仍是“齁甜的冲泡奶茶”,但在门店的装修和营销上,明显感觉到当地的茶饮店的集体升级。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