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中国零售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归结为一副牌局,那么玩家的博弈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零售的众生相。
有人华丽进场,有人黯然离场;有人习惯迟到,有人无故缺席。
5月15日,苏宁易购宣布,万达百货的37家门店将正式更名为苏宁易购广场,第一家改造门店将于5月底亮相南京。这是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2月宣布收购万达百货37家门店后,正式将其整合进苏宁的品牌体系。
苏宁易购,曾是一家被牢牢贴上传统标签的公司,作为黄光裕时代国美的老对手,相比阿里京东等电商新贵,它“古老”得毫不性感。但在新零售的牌局上,这家公司似乎在一夜间重回大家视野。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上市电商公司营收排名前三分别是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净利润排名前三分别是阿里巴巴、苏宁易购、小米。2018年,苏宁易购的净利润增速高达212%。
曾经在价格战中被京东打得措手不及,甚至要靠卖阿里股票补贴主营业务的苏宁,如今翻身了吗?燃财经查阅近十年来苏宁财报并采访多名员工,还原其突围路径。
新旧混战
2012年以前,中国零售业有两张牌桌。一桌是以国美、苏宁、大润发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商,另一桌是以阿里、京东、当当为代表的电商。两桌虽有摩擦,但未展开大规模战役。
“曾经我们也没有想过把京东当作对手,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零售形式。”一位2009年即加入苏宁的老员工高鹏向燃财经表示。
2012年,京东以小份额打大份额的方式,通过价格战打下当当的图书后,盯上了苏宁的家电。为此,刘强东引进了曾在联想、宏基工作过的蓝烨,开始向家电品类进军。
京东和苏宁的这一场价格战,将零售行业的战火从线上燃烧到了线下。
京东的强势进攻,让苏宁不得不启动线上线下同价,以牺牲短期盈利的方式,和京东长期斡旋。这导致苏宁从2012年开始,净利润大幅下滑。苏宁财报显示,价格战最激烈的2012年和2013年,苏宁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4%和86%。
在这个过程中,苏宁曾经最大的对手国美,因为黄光裕入狱、电商转型失利等原因,退出核心主战场。
但和当当不同,这场价格战并没有将苏宁打垮,“我们牺牲了短期利润,但撑了过来。”高鹏说。
价格战过后,零售业的“美苏争霸”格局,变成了阿里、京东、苏宁的三足鼎立。
2015年8月,阿里投资283亿元,占股19.99%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而苏宁以140亿元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双方相互持股,正式结盟。消息出来后,有人调侃:行业老大和老三联手,行业老二京东哭晕在厕所。
苏宁站队阿里,让牌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在2014年,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并将电商业务打包给京东来做。苏宁和京东都获得了更多筹码,但腾讯和阿里的背后博弈,让这场牌局变得更加复杂。
2015年前后,各大垂直电商兴起,但这股风并未吹太久,阿里、京东、苏宁的行业地位依然稳固。2016年,拼多多开始崛起,并在不到三年时间成为仅次于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对已有的行业格局形成冲击。
转眼到了新零售的风口,当巨头纷纷布局线下,坚持没有放弃线下的苏宁,突然成了香饽饽。一方面,以阿里为代表的巨头布局线下买买买,另一方面,苏宁线下大量开店开启新一轮大跃进。
在风口瞬息万变中,回过头来看,苏宁这家老牌零售商,竟然从未缺席。但是,苏宁真的赢了吗?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