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托 约 邓宁
(一)
资本的可怕,用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便利店业态上,是不是也觉得并不为过?
全时便利不陌生,但如果不是因为在2018年国庆前夕终于熬不住了,《灵兽》还真没有关注到,北京市场上这个叫全时生活的社区生鲜小业态品牌。《北京商报》的报道称,全时生活在北京天通苑、宋家庄、百子湾等多处开业没多久的门店或闭店或调改,均处于非正常营业状态。作为与全时便利店同属复华商业旗下的品牌,全时生活定位办公场景,曾计划2018年在北京开30家店。
这已经是两个月里,北京市场”出事“的第三家零售企业。
9月18日,北京131便利店发出通知,公司因资金周转问题不能正常经营,将在9月20日~25日之间与合作商进行对账,称将在对账后给供应商出具回款承诺函。
这个在4月份刚刚获得春晓资本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的便利店品牌,在北京已经开出30多家店,原本计划今年开到100家。
再回溯一个半月,是同样的一幕:8月1日,邻家便利宣布资金链断裂,168家门店停业。这个被业界称之最像7-11的便利店从诞生到倒下只用了3年。
便利店这个业态,虽然不像P2P一堆一堆的倒下那么壮观,竟然也频频爆雷。
但其实,《灵兽》在2017年的多篇文章中就一再强调,便利店不是一个新风口,它是一个风险高回报低并且在中国市场出现了20余年仍没有几个企业把它干到盈利的业态。
不过,这一切在资本的助推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二)
是的,一切缘于资本对这个”大坑“的抢食。
《灵兽》曾经在6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便利店这个曾被视为“弯腰捡钢镚儿”的传统零售业态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6月1日,Today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30亿元。
4月底,见福便利获红杉资本2.4亿元融资,红杉占股20%;131连锁便利店获春晓资本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3月9日,西北连锁便利企业西安每一天获得了春晓资本领投的2亿元A轮投资。
有媒体不完全统计,从去年2月至今,约有30亿元资金涌入便利店行业。
甚至有人感慨:这是便利店最好的时代。
现在,是不是可以说,这是便利店最坏的时代了?
换到半年前,你要这么说,只能迎来一片不屑的笑声——你看《灵兽》喊了一年,不怕死的仍然前赴后继。对了,无人零售这个大坑,我们当时也喊了一年。
如果有机会,企业、资本......还有谁不想再回到从前?
“在做便利店之前,我也没料到刚好赶上了风口。”4个月前,131便利店创始人陈登旺曾对媒体说,彼时有资本助力,他豪情万壮。有媒体形容称:“他是真的将131便利店作为余生的事业来奋斗了。”
但这家媒体当时估计没想太多,比如,余生还很长。而这股风只吹了120多天,就无情地将他吹回了原点。
一位零售企业老总也对《灵兽》表示,便利店在中国市场要想盈利,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规模化(1000家以上,甚至是3000~5000家才能真正看出规模效益,不要讲什么100家几百家,没有太大意义);2)在规模化基础上,高度的精细化管理能力;3)强大的供应链整合甚至是控制能力,强势的商品能力。目前中国市场上能够具备这三点的,屈指可数。
如果按这个说法,基本上宣判了中国大部分便利店企业的死刑。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从现金流角度看,大陆便利店能复制台湾全家模式么?
九家六沐智慧便利店入驻地铁R2线 造就东莞“新黄金干线”
131便利店被曝资金链断裂 员工正在被遣散
重庆渝百家超市易主 50余家门店或转型便利店
中国10万家便利店混战 日系加强攻势
搜索更多: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