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学习”
自1992年年底进军内地市场,恒隆就决定了专注发展租赁物业业务,而不是销售物业业务。这个完全独立于过往经历的决定,让恒隆得以在商业地产行业大展拳脚,并成为内地商业地产开发商争先效仿的对象。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资料显示,2016年恒隆的营业收入为130.59亿港元,同比涨长46%,总营业利润为89.19亿元,同比上涨36.21%。其中物业销售收入增长3.45倍至53.22亿元,物业租赁的租金收入持平录得77.37亿元,若撇除人民币贬值影响,租金收入升3%。
虽然在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由于部分项目仍在进行的优化工程,恒隆的物业租赁租金收入减少了2%,但是仍然录得38.35亿港元的高收入。
这份令陈启宗“尚可接受”的表现,在内地商业地产商看来同样是优秀的,毕竟在过去市场低迷的几年里,很多同行都减租得厉害。
“从业者需要从历史中学习”,一直以来在别人的错误里学习、避免重蹈覆辙,是陈启宗递交商业功课的窍门。而其选择的研究对象就有同样从事商业地产的澳大利亚西田集团。
2013年西田是世界上拥有购物中心数量最多的企业,在澳洲、美国等国家拥有或者投资99个商场。尔后,西田发现规模不意味着效益,这些购物中心“群”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收益。2015年西田开始将品牌购物中心数量锐减到87个,但市值却上升到700亿美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资料获悉,目前西田拥有并运营在39个购物中心,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排名前25名中的16家,资产管理额达474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西田录得利润14亿美元,其中重估利润为9.29亿美元,主要由投资组合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以及重建优化来完成。另外西田的资产负债表强劲,为33.9%。
“他们的老板跟我说,现在商场的数量少了,但总的盈利反而上升。”和西田执掌人的一次交谈让陈启宗更加笃定,只追求规模的方式,导致很多商场不赚钱或者盈利甚微。把好的留下来,把差的卖出去,才能保证收益增长和市值提升。这或许也是恒隆是次推售上述三家非核心物业的根本所在。
除此之外,在市场饱和以及商业寒冬的大环境下,恒隆亦像西田一样开启资产升级计划。陈启宗曾在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和股东交流指出,“当世道不好,品牌商户不得不缩减同一个城市的门店数量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留下最好位置、最好商场的那一两个。”所以,只要恒隆在一个地方的商场做到了第一、二名,自然不怕零售萎缩、商家搬离的情况出现。
观点地产新媒体此前获悉,自2012年起,恒隆斥资20亿港元对香港及上海项目进行资产优化工程,其中香港项目占4亿港元,其余则用于上海恒隆广场及港汇恒隆广场。当时恒隆地产集团董事陈家岳曾透露,目前整个资产优化工程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预计完成后可为恒隆带来平均约30%的资金收入增长,回本期平均为3年。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恒隆地产董事长:内地房企未经熊市洗礼 冲昏了头脑 恒隆陈启宗:奢侈品回暖 未来五年内地租金或大涨 恒隆地产陈启宗再谈“经济寒冬”:寒冰已经融化 LOEWE罗意威沈阳恒隆撤店 仅剩万象城一家 雅莹全国首家精品童装集合店入驻上海恒隆广场 搜索更多: 恒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