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赶上了消费升级的东风
成就中国茶饮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整体社会的消费升级。
最早的奶茶行业在经历过2008年的塑化剂事件之后淘汰了一批完全不能称之为“茶”的奶茶铺,几块钱一杯的粉末冲泡奶茶被Coco、快乐柠檬等有规范品牌管理的十几块奶茶所取代;
随后又出现了一点点、喜茶等,这些奶茶的特点就是有了奶盖,茶都是冲泡出来的,很多还能免费加料。这个时候的奶茶,似乎才真正与“茶饮”扯上了看得见的关系。
现如今,许多奶茶单价都在20元左右,且奶茶行业在商业模式上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充裕的时间段、甩出其他餐饮品类一大截的坪效、产品的高度标准化等等,都决定了奶茶的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2.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张
行业发展早期,除了以下午茶为文化传承的港台地区,其他地方的奶茶店从没人想过做品牌,做连锁。
他们各自为营,基本都是拿着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抢夺“流量”带来的有限红利,大部分奶茶铺主要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公园门口,中学附近、各种广场各种步行街。
但随着整个行业风雨的不断冲刷,这些散户渐渐销声匿迹,举而代之的是以Coco为代表、管理更加规范、门店数量更加密集的奶茶企业。
霍华德·舒尔姿在星巴克发展早期也选择了密集开店、区域深耕的策略,即用大量门店 “侵略性” 地覆盖一个地区,当在一个地区站稳脚跟后,才考虑扩张至下一个地区或者辐射附近地区。
奶茶作为一种快餐类饮品,从整体出发点来说与星巴克是不谋而合的,这也是很大程度上一点点比喜茶更为人所熟知的原因,毕竟你们无法要求一个从没喝过喜茶的消费者发表他对这个品牌的任何看法。
3.资本爸爸保驾护航
奶茶行业天生的商业模式好像是为资本方量身定做一般,低成本、高坪效、高标准化、高利润。随着资本的介入,有品牌支持的奶茶铺它们的成长空间更大。
足够的资金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扩张,同时通过自营模式来保持品控。另外,资本也能嫁接更多资源和行业,许多奶茶铺创始人往往专注产品,对于如何资本化、营销、推广都不太懂,这时候资本的介入能帮他们迅速和同行拉开差距。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被曝雇人假排队,喜茶热度大减 黄牛:网红美食都是靠我们炒起来的 喜茶降温排队半小时就能喝到 黄牛称网红都是炒起来的 杭州有黄牛专门找人排队买喜茶!排一趟给30元酬劳 排一天给100元 网红店与黄牛的爱恨纠葛:鲍师傅、喜茶被曝请托假排队 网红“喜茶”要卖面包了 广州首开文化休闲店 搜索更多: 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