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麦当劳的“汉化效果”,肯德基的App看上去更像是出自本土团队
尽管从用户角度来说,第三方外卖平台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在“一定要做个自己的app”这件事上,肯德基比麦当劳还要积极。我们顺便也做了个比对。
肯德基对于App的集中改造,也发生在2016年的上半年。改造后,这个App不仅集成了外卖和到店取餐的功能,也有了相对完善的会员账号系统功能:
可以直接查看优惠券、积分;支持各类移动支付工具,也有自己的会员卡和充值体系;有各类会员权益的入口;类似K-Music(与QQ音乐合作的歌单)和K-Running(像是山寨版的Nike+)这样的功能虽然有点雷,但大概也是他们认为可以增强用户粘性的手段吧。

而在试用了一会麦当劳中国有点生硬的App后,再打开肯德基的App,这种”汉化版“和”本土版“的差异感会更加明显:大量的促销广告、利用弹窗等夸张效果送出的优惠券、账户充值XX元送 XX元……肯德基App的本土化程度之高,会让你觉得它应该就是出自于一个本土外卖平台的产品经理之手。

在与本土外卖平台的合作上,肯德基也显得更积极。百胜中国2016年的财报显示,公司的外卖业务贡献了全年10%的销售额——这其中除了肯德基自己的App之外,第三方外卖平台的贡献也屡屡被提及。
在我们测试的外卖平台之一“百度外卖”上,肯德基甚至有一个叫“百度展翅高飞桶”的特别套餐。这还是今年3月,百胜中国旗下三大业务线与百度外卖合办“超级品牌节”时,专门定制的产品组合之一。
对于麦当劳来说,和几大外卖平台的合作,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更高效的销售渠道。
美国的麦当劳app设计更酷炫、日本和法国都在依靠搜集到的数据卖出更多产品
2016年11月,麦当劳提出要在全球推有移动订单与支付的app,到2018年覆盖25000家餐厅。不过不同国家麦当劳的进度不同,功能与设计也不同。
美国麦当劳目前还未正式推出有订餐功能的app,现在只是用来查看优惠券和附近餐厅。但从设计上来看,不管是左右,还是上下滑动效果,都比较酷炫。
而等之后订餐app正式推出之后,美国麦当劳的做法将会是顾客在app上下单之后,到餐厅里就直接能够取餐了。为了确保在恰当的时间制作餐品,他们的 app 还会追踪用户的位置。
而日本麦当劳正在用app所收集到的数据卖出更多产品。麦当劳全球CMO Silvia Lagnado就表示日本麦当劳app会推荐用户多点一个奶昔、麦乐鸡之类的,并且记住这种消费金额更高的订单,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就重新下单。而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是使用app的日本消费者在麦当劳的消费金额要比不用app的消费者高出35%。
而已经上线了线上下单与支付功能的法国麦当劳,现在也在利用app收集用户数据,每周针对他们的喜好推送不同的优惠券。
麦当劳点餐渠道越来越多,体验各不相同
去年麦当劳中国区CMO须聪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麦当劳正在不断提高“可接近力”(Accessiblity),通过各种方式接近他们的消费者。订餐大概是最明显的方面之一,麦当劳新 app 推出之后,你可以通过这么多方式吃上一顿麦当劳:麦当劳app、麦乐送app、店内自助点餐机、第三方外卖平台、移动端网站(你在麦当劳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会员页面也能找到它)。
当然,在不同渠道所能点的餐品、能体验到的服务也是不同的。
线下的自助点餐机与柜台点单一致,餐品最多。受外卖本身限制,所有外卖渠道的产品都会有所减少。不过,麦当劳app餐厅取餐订餐功能里,产品要比门店里卖得要少,比如在第三方外卖 app上都有的麦乐鸡块套餐就没有。
除此以外,自助点餐机能修改产品的冰度、酱料,麦当劳中国区CEO张家茵还曾经在一次活动里强调了这个功能的贴心:“可能你个人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那你现在不用讲话,你跟机器点就好了”。而也能比较轻松实现这个功能的各个线上 app 却没有这样做,包括麦当劳自己的新app在内。
记者向麦当劳中国询问这几种数字渠道的未来计划,麦当劳中国以新 app 仍处于试运营为由,拒绝了此次采访。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麦当劳员工将换新制服 首次与时装设计师合作
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店长都在做异业联盟?
麦当劳究竟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餐厅员工撞飞四岁儿童致摔伤 家长起诉麦当劳索赔2万
麦当劳想把冻牛肉换成新鲜牛肉饼 造加盟商反对
搜索更多: 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