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升级
有关酒店的保护半径一说,孟宪章承认,这些都是没有写在合同内的。
而华住方面的说法是,华住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在行业中第一个推近距离、防止过密布点的政策,去年推的是在同品牌之间,今年把它进一步强化扩大到同一个档次的酒店,如果出租率低于一定的水平,华住会划定一个保护圈。
同时,华住一直是根据流量来决定房间数的配比,根据历年的数据测算,华住大量开店的选址也都在客流旺盛的区域。以北京的中关村商圈和上海的静安寺商圈为例,华住2014年7月之前均已经开业8家酒店,此后这两个区域都陆续新增了8家酒店,而那些老酒店2016年第一季度的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不降反升,中关村同比去年同期提升7.3%达239元,静安寺同比提升6.9%达262元。可见,开店数量与RevPAR并不成正相关。推出的近距离保护政策等,都是华住超越合同的额外的自我约束,并不涉及任何责任。
可采访中,新金融记者也了解到有加盟商从年收益123万元到开专车谋生、签合同到开业历时1年8个月并一直亏损的个案,这些虽不普遍但确实暴露了华住的一些问题。
在华住官方看来,“酒店是否盈利,与加盟商的决策、华住的工作、整个经济大势这三个方面都有关系的,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形势。”
不仅如此,华住近日还公开表示,2016年计划新开750-800家店。对这些店是否盈利以及回本周期,华住给了一个相对模糊的回复。“作为一个品牌和管理输出方,华住负责提供品牌、派出总经理、进行管理服务,负责在平台上销售这些酒店房间,为员工提供培训等等。在每一个加盟项目立项之前,华住也都会对相关项目的未来营收作出科学的预估,但并不承诺加盟商的投资回报,也不参与加盟的利润的分成。”
糟糕的是,这些说辞显然已经不能阻止华住加盟商们的集体行动。据知情人士称,4月28日,武汉当地的加盟商已在酒店门前拉起了横幅,要求华住方面“归还血汗钱”。
“这一次,如果不讨个说法,加盟商们是不会作罢的。”前述消息人士称。
在华住强势面对舆论的同时,还在积极“瓦解”加盟商的抱团行为。一知情人士称,华住方面正在划区域、分品牌、分次分批,逐一解决“闹事”的加盟商,甚至不惜许下各种“诺言”。
孟宪章也坦言,虽然此前几年对华住的某些做法也有不满,但因酒店还在赚钱,所以也不愿闹事,或者不敢闹,但现在,眼看各个酒店都要赔钱了,不争取一下就太说不过去了。再者,加盟商和华住原本就是合作伙伴,加盟商赔钱的同时,华住并没有少收加盟商一分钱,以其下瓦房店为例,加上各种七七八八的费用,每年营业额的15%几乎都被华住拿走了。
“不得不说,经济型酒店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经济型酒店3年回本已是投机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但华住因上市公司身份而被数据绑架的现实,也使其不得不考虑自身收益。年初,如家降低加盟管理费的做法显然值得肯定,兴许,华住此次也会降低加盟商的部分费用。”一经常与酒店投资人打交道的酒店产权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还强调,品牌加盟费等相关费用理应根据市场行情有所变化,美国的酒店管理费用实际上并没有多高,而汉庭创立之初的标准却一直执行至今。如果华住此次对加盟商作出让步,降低了部分费用,那影响非常深远,换句话说,国内的其他酒店品牌也将陷入不得不降的局面。
如今,联合会的加盟商微信群已经满了3个(每群500人),第四个的人数还在不断攀升,且加入者皆是实名。虽然每一个群都有部分人是重合的,但粗略估计也近1800名了。
部分加盟商甚至萌生了谈判失败后“摘牌”、自建品牌的想法。“对于那些投资了上千万的加盟商来说,寻求与华住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争取多赢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他们的首选。但如果华住不能顺应市场、正视问题,继续无视加盟商的正当合理要求,那么自创品牌或者翻牌其他品牌就会是加盟商不得已的最后选择。”刘星星在回复中表示。
对于那些投资了上千万的加盟商来说,寻求与华住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争取多赢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他们的首选。但如果华住不能顺应市场、正视问题,继续无视加盟商的正当合理要求,那么自创品牌或者翻牌其他品牌就会是加盟商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新金融记者 淮纯菊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加盟商“声讨”华住 封闭型管理机制惹不满 华住接入阿里旅行“信用住” 华住去年净利同比增44.2% 华住上年净利同比增长逾44% 中高档酒店2016继续发力 华住酒店集团去年净利同比增长逾44% 搜索更多: 华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