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互联网+”的说法开始在国内广为人知,随之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转型、创业热。然而,向“互联网+”转变的过程却往往并非如这个概念的传播一般迅速、轻松。作为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星巴克从七年前的金融危机就开始规划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现如今,之前的努力所带来的各种成果才不断涌现,真正实现了“凤凰涅槃”。今天,小编就将为你剖析从“第三空间”向“第四空间”,星巴克走出了怎样的一条转型路。
不久前,星巴克宣布将和纽约时报在客户端展开新合作——从明年年初开始,每一个星享卡会员都可以在星巴克App上免费阅读纽约时报了!
这新闻可能会让你觉得很新鲜,但事实上,同新闻界合作对于星巴克来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跟纽约时报的关系更是不一般。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纽约时报都曾独霸星巴克美国各分店的报刊架——到了2010年,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才陆续同星巴克建立伙伴关系,为顾客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纸质刊物选择。由于很多顾客在等待咖啡或一个人享受早餐时喜欢读报解闷,所以店内出售报纸的合作方式为双方带来了更大的用户群体以及颇丰的收益。
不过在这个智能手机称霸的无线时代,传统的合作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星巴克的定位在一步步地从打造舒适美好的物质空间到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完美结合”转变。尤其是从星巴克的七年历程来看,此次同纽约时报的新合作,更是完美地嵌入到了星巴克努力从“第三空间”向“第四空间”的转型计划中。
1、什么是“第三空间”?
美国的社会学家欧登伯格率先提出“第三空间”(Third Plac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独立于住所和办公室之外的社会空间。作为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缓冲地带,“第三空间”一直在都市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从1971年建立到21世纪初,如何从细节入手打造一个供人们休闲的“第三空间”一直都是星巴克发家和发展的核心。相比于公共图书馆、酒吧等传统的“第三空间”典范,星巴克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生来就有了咖啡这个略带浪漫小资情调的标签,更在于其通过店内装潢设计、明暗搭配等元素营造出的温暖、自由的休闲体验。加上较为低廉的价格,星巴克带来的冲击力极大,甚至曾一度改变美国人在自家煮咖啡的生活习惯,为人们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往提供了更多契机。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星巴克计划大举布局波多黎各业务 星巴克扩张之路挑战多:再被提使用鞋底原料成分 平价咖啡来袭 渐成标配 能否逆袭星巴克? 探访星巴克上海湖滨道店:木之世界 颜值爆表 星巴克:我的成功绝非咖啡本身 别小看技术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