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消息人士分析称,上海家化是个大公司,人事变动肯定是自上而下慢慢来。而且,家化毕竟是国企文化,出来的人未必都受市场欢迎。即使是民营的日化企业,也更青睐外企的人。“业务肯定基本稳定,毕竟渠道和销售都在。”
采访过程中,提及葛文耀,不少人用了“折腾”一词。他们大多觉得,葛文耀应该退休,或者赋闲在家,写写东西,做做顾问。不应该再“折腾”了。
站队
有关这场争斗的本质,在李伟勇看来是“利益之争”。而利益,又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利益,“就葛王而言,在这场争斗中,掺杂了很多感情的因素,所处的立场实际上是‘企业创始人’的立场,更难打开的是情感上的‘结’。”
而这个“结”,是需要谢文坚来面对的。
“争斗虽然结束了,但处理二者争斗之后的后遗症,可能还需要些时间。”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在葛王相继离开后,如何安抚员工的情绪,尤其是稳定核心团队的“军心”,并调动其战斗力是眼下谢文坚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独有偶。“短期会有些难题需要克服,关键是业务中层,只要信任中层,授权中层,过这关不难。中层搅局不太可能,也没这个能量。”目前持有上海家化股份、曾经与上海家化有业务往来并与各路风投交集颇多的曹骏(化名)对新金融记者说。
他同时强调,对谢文坚而言,这只不过是个小困难,“除非谢名不符实,‘平安’用错人。”
如果说,在上海家化内部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都选择了“站队”的话,场外的看官们也选择了自己想要站的那一队。
站在葛王那一队的,在王茁事件之后,表达最多的就是“资本真可怕”,并大多不看好上海家化的未来。
前述消息人士表示:“从此,家化走上了外企化管理的道路,如何与原来的国企改革做切割,如何与原来的国企管理做切割,没有了教父式的人物和创始人文化,沦为投资基金和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上海家化还能保持之前的高增长?葛当时应该做管理层收购,或者卖给同为复星资本,结果都不会这样……”
曹骏是站在资本一方的,虽然他说自己只是个小股东。他的理由是,“我崇尚职业伦理,强调公司治理,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家化,现在比以前好。”
“过去,基金跟老葛肯定在后台有携手,现在当然也不例外。但主人跟其他投资人的携手,跟管家跟其他投资人的携手,本质是不同的,葛就是个管家,做久了把自己当主人了。”曹骏说。
在他看来,上海家化真正的主人早就是资方了。葛文耀是管家,而王茁只是个职业经理人。而葛之所以“乐于”折腾是因为“心有不甘”。
“‘平安’是目标结果导向的公司治理,没有人进来一定要换掉原来的班底。但如果妨碍董事会落实规划,非要坚持葛的那套,董事会一定会开铡刀的。当然,开铡的理由跟真实的原因不一定有关。”曹骏说。
对目前还在持仓中的“上海家化”,曹骏说他看重中短线,业绩趋势,目前公司治理和业务水平。短则几周,中则数月数季,长线看不清。
值得肯定的是,没有人想要忽略葛文耀在上海家化成长过程中的作为,不论站在哪一方的人,都认为上海家化能有今天,葛文耀“功不可没”。
“需要吸取的教训是,作为一个企业,不论钱从哪里来,一定要建立一套人才和高管之间的沟通机制。不论谁来,谁走,对企业的职责、权利以及利益的分配,都要有非常清晰的界定。而这一点,在企业发展之初就应该确立,否则,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会越跑越偏。”林岳说。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葛文耀称上海家化处在十字路口 藏十几亿利润 上海家化罢免案:小股东愤愤之后投了赞成票 上海家化命运多舛:当传统坚守遭遇资本野蛮 谢文坚回应王茁指责:上海家化战略制定并非外包 上海家化发布未来发展战略:营收要超120亿 搜索更多: 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