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SOHO以风卷残云的速度拿下8个项目,较为著名的静安区“东海广场”项目和长宁区“中山(楼盘)广场”项目在收购之后,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销售,把别人认为不可能卖掉的办公楼在所在区域卖出了天价。与此同时,SOHO中国则明显收缩了在大本营北京的发展,近几年鲜有动作。
但SOHO中国在上海的发展并不如意。“SOHO中国对上海的定位、认识不够准确,导致在上海市场的战略定位有所失误。SOHO中国的商业地产建设、运营能力在上海市场竞争力并不充分。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早已不是建好房子直接卖就能搞定的,客户更加看重运营商做活商圈、培养商业氛围的能力,而SOHO中国明显在这方面尚有欠缺。”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殷旭飞说。
也正是这种欠缺,让一直在上海做“加法”的SOHO中国,开始做“减法”。上海故事截至2013年年底,SOHO中国在上海的投资已达500亿元,占了SOHO中国总量的75%。“如果当时把这些钱投入在北京的市场,相信SOHO中国就不是现在的局面。”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潘石屹对于上海政策存在着过度乐观和不了解,潘石屹和上海市政府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过度期待。”
2月28日,SOHO中国宣布,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和SOHO静安广场及其权益全部出售给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交易金额为52.3亿元。两年前,SOHO中国购入这两个项目的价格为41.04亿元。
SOHO中国CEO张欣表示,上海项目的出售,使现金持有量增加了52亿元。此外,根据已签订的开发和经营贷款协议提款65亿元,这使得公司流动量总额上升为220亿元。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增持北京、上海的优质商业物业是公司的长期发展策略,不会改变。但在经营中会适时优化资产,包括在适当的时候转让一些相对非核心地段的物业,以及在适当的时候买进更优质项目,实现北京和上海的均衡发展。
但这显然并不让人信服。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SOHO中国此举是为了缓解现金压力,这样的减法并未结束。并判断其有可能进一步出售其他投资物业以改善盈利。进入上海市场以来,SOHO中国一直在做加法,足迹几乎遍及上海市中心的重点区域:南京西路、外滩、虹桥枢纽、长寿路、复兴路、四川北路等黄金商业区。
上海外滩8-1项目权益争夺事件,让SOHO中国面临巨大的考验。对于抛售,潘石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实现北京和上海的均衡发展,适时优化资产,以便购进更优质项目。
潘石屹公开称,截至2013年年底,SOHO中国在上海的投资已达500亿元,占了SOHO中国投资总量的75%。然而,75%的投资总额却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业绩回报。年报显示,2013年SOHO中国主要合同销售均来自于北京地区的望京SOHO一、二期和银河SOHO项目,合计销售金额约为33亿元,而在上海地区只有SOHO中山广场一个项目在售,合同销售金额仅为8.4亿元。
相反,随着SOHO中国在上海区域投资的加速,其资产负债率已经连年上升,早已突破了其一直坚守的“零负债”底线。截至2013年年末,SOHO中国持有现金106亿元人民币,净负债率为17%,相比2013年同期2.6%的负债率大幅攀升,而在此之前,SOHO中国的净负债率一直控制在负数水平,2009年、2010年及2011年分别为-13%、-57%和-10%。
潘石屹则用一惯的解读方式辩护称,“SOHO中国根据市场变化转型,好多朋友担心SOHO中国,资金能不能支撑得住,现金流会不会发生问题,负债率会不会急剧上升。从这一年多看,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
亿翰智库董事长陈啸天认为,SOHO中国在进入上海后,快速在上海拥有近十个项目,占到公司投入八成。从结构角度看,有些过于畸形。另外,自从与复星在外滩8-1项目发生纷争后,SOHO中国对上海的投资环境有些担忧。
从上海市政府的角度上看,潘石屹具备全国高知名度,也有相当的人脉和商业资源,理论上可以为上海引进很多大型企业,但是潘石屹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取得地后,却把这些地块切割得很碎来零售,引进的都是一些中小微型企业,这显然不是上海市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对于SOHO中国在上海的项目,相对而言,各个部门在手续上的审批会谨慎一点。”一位本地开发商高管表示。
第一太平戴维斯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SOHO中国进入上海的这几年,上海的写字楼市场和商业地产在增速上相对比较平稳,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8%,有些板块增长的速度更加慢。相反,最近这几年,北京的写字楼租金和商业地产处在高速的增长期,每年平均涨幅超过15%。
耗资巨大进入上海市场,至今斩获不多,SOHO中国虽言称转型成功,但在上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套用最近的流行语来形容SOHO中国,就是“入“SOHO中国采取的做法经常是低价收购一栋烂尾楼,然后做一番简单的包装,再以高于市场行情很多的佣金作诱饵,招一批意志力特别强大的销售人员,以死缠烂打、大海捞针的方式对外推销。”钜派投资总裁姚伟示说。
实际上,上海战略的失败,让SOHO中国开始改变战略。2012年8月,潘石屹提出“SOHO中国不再散售,改为持有物业并出租”,也意味着SOHO中国转型的开始。但从近期SOHO中国公布的2013年年报来看,这种转型并没有潘石屹所说的那么成功。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潘石屹称SOHO中国转型成功 启动“商租通”力破“收租难”
SOHO中国转型之路面临“阵痛” 开发收益仍占主导
金融街收购SOHO中国上海两项目 是双赢还是两败?
商业地产走势难测:SOHO中国抛售、凯德忙扩张
SOHO中国转型之困:持有物业短期资金流不够
搜索更多: SOHO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