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中国化妆品第一”是当年盖保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到了最近,贝瀚青低调许多:“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他向媒体补充解释说,“我们有自己的战略。”
小护士与羽西重生疑云
在贝翰青主导的欧莱雅中国时代,小护士与羽西这两个中国本土品牌能否重新焕发光彩,也成为业界关注热点。这两大本土品牌在最盛名的时候被欧莱雅巨资收购,是盖保罗在华经营17年来最受争议的商业行为。
塑造品牌是盖保罗的强项,他曾将欧莱雅旗下众多海外品牌成功推进了中国市场,但在小护士和羽西两个品牌上迟迟找不到感觉。羽西的策略几经变换,小护士更是几乎葬送,引发了国内舆论“欧莱雅雪藏本土品牌”讨伐声,这让盖保罗困惑了好长一段时间。
“收购的初衷绝不是要消灭这个品牌。”盖保罗此前多次向媒体否认了“雪藏”小护士说法,“欧莱雅为收购小护士这个品牌仅谈判就花费了整整4年的时间。我想不通,我们的经营团队花4年时间,目的就是把这个品牌灭掉?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当然,我们收购小护士以后,可能没有做到我们预期发展的那样,但这是另外一回事。”
在盖保罗的计划中,收购小护士是欧莱雅渠道下沉的一次战略卡位,其最终目的是让卡尼尔成功进入到二、三线城市市场。2003年欧莱雅集团收购小护士,同时也一并获得了其在二、三线城市的近28万个销售终端,此后3年,借力于小护士的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卡尼尔快速成长。
在欧莱雅的金字塔品牌体系里,小护士与卡尼尔定位相近、渠道相同、资源共享,既不符合欧莱雅的分层定位,又容易造成内耗。权衡之下欧莱雅最终选择了卡尼尔布局大众渠道市场。因为小护士虽然当时知名度高,但毛利润很低,而卡尼尔是欧莱雅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战略品牌。
2005年,欧莱雅实施了一个重塑小护士行动,斥数亿巨资重新打造小护士,希望小护士销售额能达到15个亿。在商场、超市等业态中小护士还由货架销售改为专柜,并辅以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但市场并没有接受这种变化。1年后小护士的广告大幅减少,专柜陆续被撤,新品又回到拥挤的货架上。
重塑小护士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分析人士认为新的小护士在市场定位与营销上存在失误,欧莱雅把小护士目标顾客的年龄层拉得过低,使得之前产品购买者中那些喜欢实惠的中年女性顾客逐渐流失。同时,竞争品牌层出不穷,小护士的低端形象又不能吸引众多年轻女性,导致了销售量降低。
除了小护士外,另一个并购来的品牌羽西也备受媒体关注。这个以创办人靳羽西而命名的化妆品品牌,是市场为数不多的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中高端化妆品品牌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羽西一直在市场上表现平平。很自然人们将又用怀疑的眼光对准了欧莱雅的用心。
其实对于羽西的整合和定位,欧莱雅集团也做过提升,把羽西品牌从欧莱雅集团大众化妆品部调整到高档化妆品部,将羽西确定为欧莱雅品牌金字塔结构里的高端品牌之一。
但原有消费群体老化,又对年轻的消费群缺乏吸引力,阻碍了羽西在高端市场的作为。羽西品牌总经理卫吉峰曾向媒体表示,“很多人知道羽西,但是却不知道它代表什么。它是高档还是大众、是彩妆还是护肤、是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品牌,消费者越来越模糊。” 而这也成为羽西品牌未来几年中扑朔迷离的根本所在。直到2010年,这一困扰欧莱雅集团的难题都一直没有解决。
有业内人士猜测,在贝翰青全面主政欧莱雅中国事务后,小护士与羽西的重生计划有望得到提速,因为本土品牌能拉进与本土消费者的亲和度。在渠道商看来,小护士与卡尼尔还是有区别的,卡尼尔定位比小护士稍微高一点。只要定位准确,是能看到重生曙光的。
事实上,贝翰青在担任CEO后曾将小护士导入进欧莱雅最新开拓的化妆品店渠道,以期望借欧莱雅的渠道下沉的“魅力联盟计划”重获新生。而在欧莱雅内部员工看来,贝翰青对小护士与羽西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
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不看好小护士与羽西的重生前景。在他看来这两个本土品牌已经属于小众品牌,并且不处于欧莱雅内部的核心卡位。市场营销投入不足的话,很难有效果,成本投入过大的话,对于欧莱雅多品牌体系来说,不如重新推新品牌了。
与舆论热盼本土品牌重新崛起的呼声相比,化妆品行业协会的官员显得很淡然。中国化妆品行业协会一位副会长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小护士就是被欧莱雅雪藏了。”这位官员表示,外资巨头这样做没有错,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战略考量。“我们本土品牌需要做的就是向跨国企业学习,毕竟是人家做的好。” (腾讯财经 姚江波)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因病去世 欧莱雅锁定中国三线城市 宝洁一年出走六位高管 欧莱雅等步步紧逼 欧莱雅欲入局化妆品电商:开辟数字化渠道 欧莱雅涉嫌夸大去皱效果 面临瑞典12万欧元处罚 搜索更多: 欧莱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