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零售商动态 >> 正文
多家代工厂与宜家决裂 利润被降至5%以下
http://www.redsh.com 2013-03-02 红商网 发布稿件

  代工厂们“背靠国外订单好乘凉”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宜家代工厂们与老东家决裂,成立了与宜家风格类似的嘉宜美。模仿授权企业,是很多代工厂转型时想到的一个捷径,然而模仿带来的一个很严重的隐患,就是知识产权侵权。

  另外,嘉宜美或许更应考虑的是,模仿之路能走多久,如何能够摆脱宜家的影子,树立嘉宜美独特的品牌形象,获得长远发展

  【全球代工史的中国轮回】

  二战后 欧美成熟的商业企业和品牌逐步形成了主力军。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日本、韩国以及香港等地区逐渐成为欧美品牌代工的主战场。在这20年左右的亚洲首次代工潮中,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迅速崛起。

  上世纪80年代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已将其自主品牌带进了全球经济发展潮流中。中国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成为代加工转移的最佳对象。

  近几年 代工方式日渐式微,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代工链条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目前 很多代工方式开始向具有更低成本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红商网讯:一切都在变。

  1997年,曹跃伟的耐力木业成为宜家在中国的代工厂。那时,包括曹跃伟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的确,在那个时候,对于很多中国的工厂来说,能够为国际大企业提供代工业务,不仅无上荣光,而且是一种能够稳定、快速赚钱的方式。而对国际企业来说,利用中国廉价的资源生产产品,再以高价销售,同样也能获得丰厚的差价。

  双赢之下,中国很快成了“世界工厂”。在东南沿海一代,服装、电子零配件、眼镜、玩具等领域的很多企业,都是以代工业务为主。

  然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当中国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各种要素成本都在上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是中国的绝对优势,曾经的世界工厂也不再是外国企业眼中最理想的代工之地。

  国际企业与中国代工厂之间的利益不再统一,面临着可能被国际企业抛弃的可能,“分手”也成了不少代工厂主动的选择。

  以曹跃伟的耐力木业为代表的十几家代工厂,就选择与宜家主动决裂。

  宜家不断压低采购价,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成为这些代工企业选择自立门户的主要原因。

  “分手”之后,为了自救,曹跃伟联合十几家前宜家代工厂负责人组建了销售家具的嘉宜美公司。

  但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嘉宜美当前的实体店装修风格、销售产品的风格,都和宜家有相似之处。

  尽管曹跃伟在多个场合表示,模仿和学习宜家只是初级阶段,他们今后将创新推出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产品。但宜家代工厂如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完美转身、建立自有品牌,仍然是代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脱离宜家

  2000年,继耐力木业之后,同样地处黑龙江的厚成木业,也成为宜家的代工厂之一,为宜家提供阶梯凳等产品。

  厚成木业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刚开始为宜家做代工的确是盈利的,当时公司70%以上的业务都是在为宜家做代工。发展最好的时候,厚成木业的员工有300多人。

  然而,随着宜家在中国推行低价策略,宜家把代工厂的利润控制在5%以内。但当中国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不断上升时,代工厂的利润开始变薄。且宜家找到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验收,验收产生的费用等还要代工厂提供,从而导致代工厂利润降到了5%之下。

  为宜家代工的利润逐渐被摊薄,厚成木业与宜家的缘分也逐渐走到尽头。

  如今,由于一部分货款尚未结清,厚成木业尚未与宜家最终解除合同,但其已停止为宜家供货。

  和厚成木业一样,耐力木业也面临着利润被摊薄的问题。

  曹跃伟曾经是宜家供应商联盟的会长。1997年到2011年之间,宜家所出售的取材实木的家具,几乎都出自曹跃伟的耐力木业。在亏损的情况下,2011年3月,曹跃伟主动解除了与宜家的代工合同。

  或许是由于曹跃伟在宜家代工厂圈子里的地位和身份特殊,在其退出宜家供应商序列之后,有十几家宜家代工厂陆续脱离宜家。

  此前,不少代工厂的主要订单其实都来自于宜家,因此在脱离宜家后,订单量下降、业务萎缩,是这些脱离宜家的代工厂面临的非常直接的问题。

4页 [1] [2] [3] [4] 下一页 

宜家瑞典肉丸被查出含马肉 中国同样销售

宜家、卡夫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曝出质量问题

宜家卡夫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曝出质量问题

宜家代工厂集体倒戈:亏3年宁停产不供货

宜家卡夫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曝出质量问题

搜索更多: 宜家

责编: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