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著名的ThomsonReuters美国专利排名中,富士康以1060件美国专利的实力,名列全球25强的第14名,为华人唯一入榜企业。
同时,富士康将触角伸向了太阳能、环保、生物医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此外,郭台铭还投资了李开复的创新工场。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富士康的决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它不是在单一的环节上做,而是成了供应链的运营者,成了整个行业的‘总承包商’,从设计、工艺、制造到销售,这可能成为制造业未来的新形态。”
刘步尘、罗清启等专家认为,富士康要真正实现可持续转型发展,一定要走自主品牌之路,目前自建渠道的努力亦将最终导致自主品牌的生成。但有富士康内部人士透露,集团目前仍坚持只做代工、不做自主品牌的战略。
隐形地产巨头
与战略转移相伴随的是地理上的迁移。
多年来,有关富士康将从深圳内迁的传闻不绝于耳,2010年的大幅加薪事件成为最后的催化剂,促成了此次“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主动迁徙”。
郭台铭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作用下,富士康不能再走100%外销的路子,而应将外销制造业向内销科技服务业转型。
工厂内迁不但可获取更廉价劳动力,也为打开内销市场、建设当地物流配送体系打下基础。
对地方政府而言,富士康的到来就意味着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此各地政府均争相给予多种优惠条件以吸引富士康落户。
在深耕大陆市场的过程中,富士康逐渐拥有了大陆最大体量的工业用地,这一事实长久以来并不引人注目。这些土地往往无须经过 “招拍挂”程序,低价拿下,还可以工业园项目捆绑住宅、商业地产,进行商业运作。
郭台铭的对外表态始终如一:不做房地产。但富士康早已有了自己的地产业务平台---总部位于深圳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还请来前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张整魁掌舵轩盛投资。2006年以后,轩盛在太原、深圳、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拿下商住用地。
2007年6月,在富士康与武汉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的7个月后,轩盛投资控股的鑫龙地产,就以接近底价的价格拿下了距工业园5公里的两幅土地,其后建设了轩盛·湾郡别墅项目,这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涉足房地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与此同时,富士康在长三角地区开发了昆山的商住小区等其他项目。
引人关注的是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核心位置的地块:富士康大厦。这一项目是上海“总部经济”招总计划的重要标的,富士康于2005年以“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名义拿下,建成后的楼盘将以自住和出租为主。闲置5年后,该地块已升值近5倍。
轩盛投资对外宣传称:作为一家专业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将整合前期取得的大量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成片开发,已取得土地拟开发的项目位于深圳、上海、南京、武汉等一线城市。
地产业务会否成为富士康新的利润增长点?《瞭望东方周刊》尝试联系富士康集团新闻发言人刘坤,但无任何回音。
对于本刊提出的转型升级等多方面问题,刘坤与相关人士召开了专门会议。其后富士康方面回应:“目前集团不希望获得如此全方位的关注。”
根据可供公开查询的资料统计,富士康在大陆的子公司已达到至少80家,大致分布于四大片区:一是始于1988年,以深圳为核心的华南片区,涵盖了大部分6C产品及其配件的研发、加工制造;二是始于1992年以昆山为核心的华东片区,该区域以便携式电脑及其元件的生产制造为主业;三是始于90年代末期,以烟台的环勃海城市片区,以手机等移动设备及通讯等专业设备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研发制造为主;四为始于新旧世纪交替至今,以太原、武汉为核心,辅以晋城、重庆、成都等内陆片区。
这80家子公司的分布区域紧扣着整个大陆区域经济发展的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