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被预估的能力
依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台资大润发在全国排名第二位,而永辉排名第十六位。
“市场再度被新鲜血液激活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这是好事”。对大润发、永辉介入河南市场提问,零售圈的大佬们有一套倒背如流的表态。但关掉采访的录音笔,他们会骂娘,“小日子不会再好过了”。
大佬们缺失“底气”,既不是大润发、永辉的品牌知名度,会比谁能光鲜多少,也不是库房里的银子谁比谁少。关键在于,这两股势力进入河南的效率太“实干”。市场既得利益方,来不及做准备,甚至是没有准备。
而这种“实干”的冲击力,大致可由两方面来预估。
其一,大润发与永辉的实际经营能力,是行业有目共睹的。
2009年,大润发以门店数量、经营业绩双项优势,超越了家乐福,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资超市品牌。同时,它依旧保持着年新增门店20家的拓展速度,年业绩20%以上的增长效率。可以说,国内市场上已经没有可供它畏惧的对手。
但它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却令同业者焦虑。简单来说,进入大润发的员工,即可以获得相应股份,年年拿到经营分红。并根据工作时间与业绩,不断被公司赠与股份。这一点,体现在了大润发发布的郑州招聘广告上。
于是,多家超市的中层管理干部,向大润发投简历,让河南零售商倍感忧虑,已是业内心照不宣的话题。
大商超市总经理杨旭东坦言,国内任何一个大润发的对手,对其内部管理机制的强悍,心知肚明。但真正涉及改革机制短板,有些企业是不愿改,有些企业则是真的改不了。因而,为河南零售圈带来的“麻烦”,会在今后的3年内显现。
再来看永辉,在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的眼皮底下,一路倔强成长。由福建闯入四川、北京、安徽,直至今天的河南。
而永辉的过人之处,是在国内多数同行,为生鲜经营亏损而纠结的时候,却做到了大幅盈利。而不论到任何新拓展市场,永辉的生鲜产品销售价格,要比当地农贸市场便宜15%~20%。
2007年获得汇丰控股投资后的永辉,其门店数量与经营业绩,在“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榜上保持每年前跃十位。
其二,大润发与永辉,会打破河南零售圈一片“祥和”。
2004年中国零售业全面放开,河南零售市场经历了数年的大浪淘沙。但在2006年之后,河南超市竞争领域,再没有出现过真正踊跃的“鲇鱼”。由此,即进入了市场相对制衡期。
虽然“谁也不能吃掉谁”,却可以产生诸多微妙的默契。
譬如,两个相互竞争门店,本应是针尖对麦芒的竞争关系。但通过磨合,却可以在“加大对供货商索取、提高门店毛利率、缩减促销投入”,渐成共识。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大河报 杨霄 责编:寄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