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携华润基因,空降中粮后,对地产情有独钟的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经过数年精雕细琢,一艘地产航母已具雏形。然而,强势调控一浪高过一浪,对地产行业形成空前重压,贵为央企的中粮地产也难独善其身;不惜重金,图谋缔造商业地产帝国的中粮,在攻城略地,快速复制的道路上,亦遭遇人才、选址等因素的困扰。
2010年11月10日,刚刚过完52岁生日的第二天,宁高宁率领中粮集团地产核心团队齐聚西单大悦城,高调举行“大悦城时尚品牌战略联盟交流会”。高管悉数亮相,专门为地产业务举行发布会,如此阵容和规格,在中粮集团恐怕也是少见。
意气风发,激情不减当年。 “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一年更比一年好!”最后上台做压轴演讲的宁高宁,带领着到场所有人将中粮人上台讲话的“开场白”高喊了两次。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宁的意图很明显:要将中粮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尤其是商业地产做大做强,并将其推向资本市场。
无疑,坐拥天然优势,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的西单大悦城是成功的。然而,于今年5月开业的朝阳大悦城,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景象:商户不认可其选址,招商进展缓慢;尽管目前招商接近尾声,但客流稀落,不能与地处繁华地段的西单大悦城同日而语。
一局输赢料不真,紧随其后,上海、天津、安定门、成都等城市的大悦城将鱼贯入市,情景如何,尚须逡巡。
但宁氏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并非一马平川。“与万达快速复制模式相比,中粮大悦城的复制成本更高,比如前期拿地成本高、选址定位需要谨慎斟酌、还有招商的专业人才等问题。”一位长期关注商业地产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不可否认的是,宁掌舵下的中粮,在国内房地产业狂飙突进期,演绎着别具一格的央企地产崛起的样本。
宁氏的地产“情结”
在华润的舞台上,经过18年磨练,宁高宁能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并被业界誉为“中国的摩根”;这18年,在香港经历了房地产的潮起潮落,深谙资本与地产运行规律,并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12月,身在香港华润总部的宁高宁接到国资委一纸调任通知时,长叹了一口气。“空降”中粮,北上进京,对这个华润老将来说,多少有点“不习惯”。
正式掌托中粮集团后,宁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因为我自己在无意之中就做了空降兵。踌躇满怀。企业的空降兵,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都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隔行如隔山。从华润的房地产、啤酒、零售等行业转型到中粮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等业务,对宁高宁来说,这个转型的突如其来,的确有点“哑巴吃黄连”的滋味。
因此,2005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立誓要“埋头研究”的宁高宁是忙碌的。面对放在桌上成堆的媒体采访提纲、邀请函,大多数时间,善言的宁高宁选择的是沉默。
尽管当时中粮旗下有部分地产业务,但其地产业务平台已从香港退市。在着手中粮转型的同时,有着丰富地产经验的宁也开始整合地产业务。
2005年,已经离开华润的宁,在其亲手打造的深圳万象城开业时,就对购物中心有着超前的看法:“对购物环境的要求就更是多层面的,建筑的美观,通道的方便,温度的高低,灯光的明暗,背景音乐的悠扬,室内色差的对比,以至空气中的味道都会影响购物者的心情,这些都成了购物过程的一部分。”
时隔四年,上述见解在今天看来依然新鲜,足以看出宁氏对地产,尤其对购物中心的研究到了着迷的程度。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地产中国网 张治东 责编:寄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