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李明和主导的渠道整合,是凯雷入资自然美后带来的最直观变化,也是变革的开端。此时,距离新管理团队入主仅有半年,凯雷入资自然美不过9个月,即便距离曾新生第一次接到凯雷电话,开始了解自然美,也只有一年时间。
凯雷高级董事的电话打进来的时候,正值2009年夏天,60岁的曾新生悠闲地飘荡在北欧的游船上。这个电话终结了他惬意的退休时光,但他接受了邀请:为凯雷收购自然美股份事宜,担任唯一的第三方调研。
这是曾新生第一次接触自然美,他为此仔细研读了公司内部资料。在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专业调研报告,及拜访客户后,他最终给凯雷提交了“建议买入”的调研结果,理由是:一,自然美现金流丰富,财务健康;二,鲜有广告投入,但顾客忠实度高;另外,过去5年,中国大陆美容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未来可持续,但SPA连锁美容院市场份额不足1%,与台湾15%的比例相距甚远,是个 “很典型的朝阳企业”。
曾新生给出的理由符合凯雷的投资理念。唯一不同在于,凯雷自认为能提升自然美的管理能力。
无疑,这种提升来自于曾新生率领的新管理团队。
不过,从调研者转变为公司领导者,曾新生曾颇为犹豫。高强度的工作已持续了30年,刚刚上岸,他不想再度“下海”。
但凯雷为自然美规划的愿景最终吸引了他。此前,曾新生一直效力于跨国公司,他突然觉得,如果真能将自然美培育成国际品牌,堪称职业生涯的完美句号。事实上,后来曾也是以这个愿景,说服职业经理人们,组建自然美全新管理团队。他们无不在跨国企业获得职业荣誉,但却从未体验过将本土品牌锻造国际化的成功。
坦白说,从规模和收益上,自然美资质不错,生存没问题,但若想朝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发展,自然美在管理上的短板昭然若是。
好在,带团队正是曾新生最擅长的。去年12月,曾履新后的首要任务,便是组建团队。今年2月,COO陈耀荣和副总裁李明和相继到位,5月公关总监张季丹到职,各项工作逐渐有条不紊起来。
6月,又一名重要成员从一家跨国化妆品公司空降而来。她的到来将有助于自然美摆脱品牌发展的瓶颈。此前,消费者对自然美品牌认知度多来自蔡燕萍本人,这位创始人经常在电视上亲自推销产品,这引发了人们的误解,认为自然美的客户群集中在中老年女性。近年来,蔡燕萍退居幕后,但这种品牌联想已根深蒂固。
其实,李明和重新改造门店的用意之一,便是扭转这种印象,更多吸引年轻消费者,以巩固自然美的目标消费群:中上等收入的主妇、职业女性及年轻白领。不过,品牌内涵的改变,以及全新产品的亮相,还有待这位CMO的到来。“他们到位,下一步很快就会有动作。”
作为整个团队的领导者,曾新生有着清晰的自我定位。他是公司整体架构的搭建者,为自然美建构愿景,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并在必要时搬掉“挡路的石头”。唯一特殊的,是曾新生亲自过问自然美的投资销售。这本是自然美的一个管理空白,由于绝大多数加盟商是美容师或客户,此前无需向潜在投资者推介品牌理念。但自然美希望未来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以扩展加盟网络,这种兜售理念的投资销售就变得非常重要。
不过,新股东凯雷对业绩的要求也在考验新团队的韧性。尽管曾新生拒绝透露凯雷为自然美制定的增长目标,但可以肯定的是,凯雷并不满足于现有规模,未来数年,它需要在保持70%毛利率基础上,以空前速度扩张——从李明和对渠道变革的要求上,便可窥一斑。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李明和制定了渠道变革的5年计划,但曾新生的任期只有3年,考虑到凯雷一贯的风格,不由让人揣摩凯雷是否会3年后卖掉自然美,即刻变现。
对此,曾新生强调说,3年时间无法完成自然美的国际化改造,但可考量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管理架构能否切实有效。更重要的是,“我找来的人,都能独挡一面。”
两份聘书
这是个悖论。能满足私募股权基金逐利本性的,是管理团队的实力;而能与之对峙的,也在于此。
在自然美“独当一面”的管理团队中,COO陈耀荣是最为出色的一位。
曾新生对他的评价是:“这个职位委屈他了。”加盟自然美之前,陈是一家国际知名包装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在这个垄断性行业,他在任时创造了6年来市场份额首次增长的奇迹。
更重要的是,陈耀荣能力多元,财务、IT、供应链、生产管理等不同重任,“对他来说都是简单的事。”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环球企业家 蔡一飞 责编: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