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联街网 >> 商报 >> 企业 >> 零售商家 >> 正文
海王星辰:OEM奉行者修正路线如何走通?
LinkMall.Cn 2009-03-12   评论

  联街网讯:日前,从部分药企和药店处传来消息:海王星辰要缩减推行了几年的OEM扩张策略,转而加强与大企业知名品牌的合作。对“最新内部消息”,海王星辰予以否认。

  两年前,海王星辰曾从欧倍德挖来老总钱建农,今年1月初,又从屈臣氏挖来新联席CEO的动作,难道,海王星辰要把推广OEM产品的路子走到底?其实,海王星辰做OEM有自己的苦衷,2004年,因其与高盛对赌,为了达成利润指标,不得不“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大量OEM药品代替品牌药,导致与上游品牌药厂关系一直紧张。

  而在下游,由于消费者难以在海王星辰药店找到自己需要的品牌药品,海王星辰药店的客流量下滑严重,其当年急功近利埋下的隐患正在逐渐显现。

  在经历了一轮过度透支发展的海王星辰,如今是否要驶入“修正”车道?

  知名品牌药藏身柜底

  走访部分海王星辰药店,记者看到,标有“潜龙”、“海王”等标志的OTC药物都摆放在货架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而且所占比例也比较高,“几乎每种药都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店员热情推荐。而如想买“达克宁”、“力度伸”、“江中健胃消食片”等知名品牌,则要去不起眼的角落找,或在柜台里需人工拿取,如果不点名要,就很难发现。

  据了解,品牌药藏身柜底的原因是这些大的医药品牌消费者熟悉,给海王带来的终端利润有限,而那些非知名品牌正是海王星辰以OEM方式生产的药品,由于OEM产品比采购大品牌药品的成本要低得多,其高毛利可以支撑起海王星辰漂亮的业务报表。

  这一模式自2005年10月开始探路,推进海王星辰高速发展了3年多后,为何开始“修正”了呢?

  事情要从高盛说起

  2004年9月,高盛与海王星辰的大股东海王集团签订了4000万美元的直接投资协议,海王星辰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接受境外直接投资的中国医药零售企业。“合作之前,海王星辰就明白,在完成全国性布局之前,自己就面临着现金流需求危机以及内部造血功能薄弱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扰了海王星辰10年。

  根据提议,高盛对海王星辰的盈利能力、店铺数量都提出了要求。按照高盛的财务模型,对海王星辰的连锁药房数量和利润都提出了苛刻要求:2004年达到680家,2005年达到996家,2008年达到2000~2500家,年销售额达到40亿~42亿元,利润为1亿元,并将海王星辰分拆上市。以其2003年的销售收入计,未来5年,海王星辰必须在销售收入方面保持年50%的增长,利润增长则须高达100%.

  而2005年,海王星辰年销售总额约为16亿元,利润仅1000万元左右。离高盛的要求相去甚远。

  于是,海王星辰开始疯狂开店,2008年曾创造平均不到9小时就开一间新店的速度,截至2008年9月30日,已有2667家店;另一方面,开发高毛利品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2005年10月开始,海王星辰以OEM取代了以往的联合采购,凡是合作厂家生产的药品都会冠以海王星辰拥有的商标。具体方式为:由海王星辰提供药品的包装设计、规格以及商标,而生产企业则负责产品包装、规格的报批工作,并负责原料采购及药品生产。而这些OEM药品上架后,不仅被摆放在醒目的陈列位置,而且店员也对其优先推荐,即所谓的“终端拦截”。这种趋势在接下来的一两年达到高峰。

  此扬彼抑。与之相对,一批知名品牌就被“挤”下了柜台。华东某知名大企业一位经理向本报透露,在2006-2007年,海王曾将一批批的知名品牌陆续下架,导致与上游厂家关系紧张,而厂家对此非常愤怒,“我们几个企业的经理在一起谈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处理跟海王星辰的关系’”、“他们有点店大欺客的感觉”。

3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nkmall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联街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海王星辰初尝多元化甜头 三季度利润逆市增长92% 2009年12月10日
·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 海王星辰被责令整改 2009年01月04日
·海王星辰携手招商银行开通信付通便民服务 2008年11月18日
·老百姓VS海王星辰:“赌徒”与“非赌徒” 2008年11月18日
搜索更多: 海王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