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一蔬菜产销基地,当地交通部门调研发现,蔬菜物流水平还不高:只进行简单包装,采用常温物流配送,耗损较大。
虽然当地的两大交易市场在2018年就实现了蔬菜等农产品交易量超50亿公斤,但成规模的蔬菜冷链运输企业却只有2家,全域冷链运输车辆100余台,数量不足且运力有限。
在消费环节,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匮乏也造成了不少蔬菜、水果的“被动浪费”。
一位长期研究蔬菜储运保鲜与加工的专家告诉记者,许多地方的消费市场对净菜需求旺盛,净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食用或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可进行深层次加工利用;但目前这方面技术相对匮乏,造成20%至30%的资源被浪费。
此外,一些消费者因促销活动或缺乏合理规划,一次性购买大量蔬果,导致吃不完、腐烂变质,不得不扔掉;还有的消费者和商家过于在意蔬果外观,那些不漂亮、形状不规则或有小瑕疵的产品因此被丢弃。
如何减少蔬果浪费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刘绍军认为,根据蔬菜产区的栽培面积和生产能力,加强恒温库设施建设,提高冷链运输能力。
为保持蔬菜新鲜、避免积压浪费,河北省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蔬菜冷藏保鲜库,并设计了专用货架,通过张贴内部识别码,使产品可追溯,快速了解库存情况,便于仓储管理。
“蔬菜入库、出库过程中,我们用叉车装卸,保持蔬菜包装规格不变,避免了人工搬运和二次装卸造成的蔬菜损耗。”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邬大为说。
商务部等9部门2024年底印发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雯认为,在改进包装设计、加工工艺之余,可以发挥电商优势,优化蔬果流通模式,减少过剩生产、库存积压和物流损耗。
“家人们,冬天就要吃烤红薯。”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银城街道后赵庄村,3名老薯农开直播卖红薯。当地还将后赵庄村红薯交易市场建成京津冀红薯重要集散地,依托直播账号影响力,年红薯吞吐量达5亿斤,大大减轻了红薯集中上市期的销售压力。
此外,业内专家指出,有的家庭习惯一次性买大量食物放到冰箱里,吃的时候拿出来,这一做法并不可取。一些细菌在冰箱中照样可以生长繁殖,甚至污染别的食品。消费者应摒弃“冰箱就是食物保险箱”的观念,根据实际需要购买食材,树立健康节约意识。
来源:新华社 记者:叶婧 郭雅茹 许舜达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