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2024年,餐饮行业的7大变化

  来源:红餐网 周沫

  2024年,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注册餐饮企业接近360万家,存量超过1684万家,餐饮创业热情依然不减,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品牌层面,餐饮万店品牌不断增多,连锁品牌上市、出海、开副牌等经营策略也在不断革新。

  但热闹的背后,也有“寒潮”涌动。

  供给严重冗余,价格战越打越烈,各项成本不降反增,生意越来越难做……资本对餐饮的态度也在持续降温。

  迈入2025,如何更从容地应对?我们复盘了餐饮业过去一年里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回望过去,只为更好地前行。

  01

  价格分化:

  有人执着“穷鬼套餐”,有人悄悄涨价

  2024年,推“穷鬼套餐”与暗戳戳涨价,两种看似割裂的行为,正在行业内交替上演。

  原本只属于咖啡赛道的“9.9元内战”蔓延到了全行业,餐饮品牌像“中了蛊”一样,迷失在“9块9”里。

  快餐、茶饮、火锅、烤鱼、自助、素食等领域的各大品牌纷纷入局,各类9.9元产品层出不穷。比如9.9元锅底、9.9元一盘鲜牛肉、9.9元一条烤鱼、9.9元畅吃26个素菜、9.9元抵100元的代金券,9.9元自助吃到饱……

  新茶饮更是集体坠向“低价格带”:3元的茶百道,4元的古茗,6元的书亦,15元的喜茶买一送一……

  还有一批连锁品牌选择了默默降价:必胜客推出自己的平替版“必胜客wow”,将披萨价格降到了19-29元;呷哺呷哺单人套餐最高下调8元,整体降幅近10%;和府捞面全线产品价格下调约30%;陈记顺和、乡村基等连锁品牌也纷纷将产品价格降回数年前……

  但另一面,部分头部品牌却在涨价的边缘不断探索。

  5月起,1點點饮品价格普遍上涨1-3元,让穷鬼一族破防;7月,星巴克中国调整“专星送”服务收费方式,部分商品收取1元打包费;同样在7月,“西餐平价王者”萨莉亚也开始涨价,菜品总体涨价幅度在1-2元;临近年底,肯德基亦官宣提价,门店内的早餐、薯条、汉堡等产品涨价0.5-2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餐饮行业之所以出现降价与涨价相互交织的复杂态势,绝非偶然,背后是市场竞争、成本变化、品牌策划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拿涨价一事来说,萨莉亚方面表示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涨价,而肯德基官方也表示是基于综合运营成本上涨而做出的调整。

  到底是该涨价,还是该降价?恐怕谁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商业环境波云诡谲,未来餐饮老板们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基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才能真正不被价格所累。

  02

  冲刺上市,

  连锁品牌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过去一年,“冲刺上市”成为不少连锁餐企的重要经营策略。

  4月,茶百道在港交所敲钟,成功上市,成为众人瞩目的“新茶饮第二股”;临近年末,小菜园也顺利闯关,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总市值破百亿港元。

  除这两家外,还在准备申请IPO、冲刺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也不在少数。

  12月20日,绿茶集团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创下了餐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次数之最;同样是12月,古茗赴港上市前置许可也获得批准。

  还有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老乡鸡、乡村基、老娘舅等多家连锁餐企在排队等通知。

  连锁餐企加快启动IPO进程,有多方面因素使然。

  一方面,餐饮经营持续承压,品牌如果能成功上市,一定程度上就能实现资金“回血”。更进一步,也能突破发展局限、实现规模扩张、提升市场占有率。

  以老乡鸡为例,门店虽然超过了1400家,但80%的门店集中在华东地区,区域局限性较为明显,属于地域性特征突出的餐饮品牌。老乡鸡方面亦明确表示,港股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强化供应链布局、拓展门店网络,以此扩大品牌覆盖范围,深化市场渗透程度,逐步实现全国化乃至国际化的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迫于对赌协议的压力,连锁餐企也必须要加快上市的进程。

  像小菜园在上市前曾与加华资本签订了对赌协议,若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市或上市后市值未达预期,就有可能会触发回购或补偿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连锁餐企对资本市场的向往有增无减,但也要注意,上市绝非终点,上市后要面对的挑战依然还有更多。曾备受瞩目的“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就是一记血淋淋的例子。

  2012年,克莉丝汀在港交所上市,巅峰时期,克莉丝汀门店总数超过了1000家,但随后几年里,公司各种经营问题不断:连续亏损、门店全关、账户被冻结、董事长被限制高消费……

  2024年12月,克莉丝汀退市。从烘焙第一股到狼狈退市,令人唏嘘。

  如今,无论是已经成功上市,还是仍在排队等待,这些连锁餐企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否持续打磨产品、模型,实现精细运营,并不断求变求新,获得资本市场的肯定,这些企业要强化的本领还有很多。

  03

  持续降温,

  餐饮融资数量大幅缩减

  餐饮企业加速冲刺上市的同时,资本对餐饮业的态度却依然是冷冰冰,餐饮业的投融资仍在不断降温。

  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分别有337起、238起、175起。到了2024年,餐饮行业的融资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品牌层面的融资仅有50余起。

  融资金额方面,大额融资事件也在进一步减少。2024年,剔除未披露金额的案例,亿元级别融资仅有7起,相较2023年的20起,数量也有大大减少。

  投资逻辑上,资本依旧青睐于高性价比、具刚需属性、易标准化、便于复制扩张的小吃小喝品类。所以,小吃快餐品牌获融资的表现也较为突出,2024年,共计有18个小吃快餐连锁品牌获得资本垂青。其次,相对活跃的赛道还有茶饮和咖啡,分别有14个、10个品牌获得融资。

  餐饮投融资持续降温,连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都感慨:“以前一年能融资三轮,现在可能三年才能有一次。”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消费投资热情减退之际,恰恰也是消费投资的最佳时机。

  投资机构“启承资本”官方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去藏在水下的消费项目开始显山露水了;牌桌上的投资机构不多了,留下的都是专业玩家,出手更谨慎也更稳健;能够挺过大浪淘沙的优秀创业者,对于业务的理解更深了,对投资机构的需求也更明确了。”

  总体看来,2024年餐饮市场投资降温、热钱减少,给行业带来了挑战,但也蕴藏着一定机遇。未来整个餐饮业有望加速回归本质、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这也为那些真正有远见、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04

  加快走出去,

  中餐“出海”浪潮汹涌

  出海,也是2024年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动作之一。各个赛道上的头部品牌几乎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海外,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新荣记东渡日本,海外首店在东京正式落地;茉莉奶白在美国纽约法拉盛开出海外首店;精品咖啡品牌“比星咖啡”亮相意大利佛罗伦萨;米村拌饭则选择了新加坡开启海外征程……

  不仅如此,那些已经走向海外的餐饮品牌,也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

  《2024喜茶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喜茶在新加坡、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韩国7个海外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地区,共开出超70家门店。

  蜜雪冰城最新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门店已遍及海外11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柬埔寨、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其中,东南亚门店数超4000家。

  加快向外走的同时,中餐企业在具体的市场布局层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偏好。比如越来越多餐饮品牌不再局限于东南亚,而关注起了北美市场。

  2024年3月,外婆家在美国开出首店;袁记云饺、绿茶餐厅、柠季、挪瓦咖啡等一众品牌,也相继制定了进军北美市场的计划。

  归根究底,中餐出海,是为了寻找增量。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40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4%。

  但实际中,中国餐饮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绝非易事。能否摸透海外市场的法规政策,确保合规经营?能否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保证门店的供应?能否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提升门店的经营、管理?中餐出海未来可能还要跨越重重阻碍。

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