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贤合庄轰轰烈烈的维权事件开始,明星餐饮的“底色”被撕开一个口子,“割韭菜”的遮羞布也彻底被揭开,接二连三的闭店、撤股、维权、官司等频繁登上热搜。陈赫似乎用血淋林的教训告诉其他明星——越是大众生意,越需要接受大众的“检验”,偏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若过不了关,最后的结局就是,餐厅和明星光环,一起翻车。
陷入泥沼、四面楚歌的流量明星们,确实经历了一个“沉默期”。
然而,明星餐饮似乎也在“升级迭代”,特别是今年的生意,大多瞄向了更有调性和门槛的“咖啡+烘焙”。
明星们会盯上咖啡赛道,也不难理解。《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相较于2016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9杯的情况,2023年中国人均咖啡饮用数已上升至16.74杯,其中年轻女性是消费主流,一线城市的咖啡交易数额持续增长。
年轻化的、社交属性强的精品咖啡厅,对于资金实力雄厚且自带流量的明星来说,看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投资方向。
而精致的烘焙同样属于“社交货币”的一种,去年国内开出了不少“烘焙专门店”,一条生吐司98元、一个贝果60多元、一个瑞士卷大排长龙还限量购买……以上种种“魔幻”现象,让不少投资人又看到了烘焙品类的新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闲不住的明星们,又蠢蠢欲动了。
不再坑路人了,这次专盯粉丝
明星餐饮再起波澜,还有一个新特色,就是不再坑路人了,这次专坑粉丝。
毕竟,21元2块的饼干,118元的吐司,在这个理性消费的时代,能够欣然接受的,并不是大多数人。
至于面包和饼干的味道如何,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好像不是这群消费群体聚焦的重点。
很明显,明星餐饮“迭代”了,这届“主理人”不再傻乎乎的去研究又脏又累还容易翻车的大型餐饮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意经,懂得“用更加轻松、时尚”的方式去玩出新花样。
“你只要够帅,够潮流,够炫酷,就行。你代表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其它的交给粉丝。”
除了瞄向粉丝,这届明星开店还有不少新的思路,那就是在潮牌界扎堆,各类联名、快闪的合作形式也变得更为丰富,比如王鹤棣的面包店就与泡泡马特、ROBBI等多个潮牌联名;白敬亭的咖啡店,选址也与自己的潮牌“GOODBAI”同在一条马路上。这样的选址可以为店铺充分引流,甚至有粉丝把“延庆路”称呼为“白敬亭路”,足以见得其火爆程度。
这样的经营模式不再遵循商业逻辑,而更多是依靠粉丝给的流量,给明星“刷足了存在感”;而买单的另一端,粉丝们要的是情绪价值,更在乎自己的“助力”让自家明星更被潮流界认可。
一场“皇帝的新衣”大型游戏便默契地开始了。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内参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