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月半
01
客流锐减和“预订暴增”并存
“最后的晚餐”五味杂陈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之后,除了愤慨,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是:海鲜还能吃吗?日料还安全吗?
很快,这些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多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不少海鲜日料店,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意现象——有日料店客流锐减,顾客避之不及,营业额下滑十分明显;也有的店,预订和外卖单量反而暴增,不少人想要抓住时间差,享受“最后的海鲜大餐”。
先说客流下滑现象。
其实,早在6月底,排海计划有了消息但尚无明确时间,那时候一些日料店就开始为前途担忧了。一位日料店主透露,进入8月,客流量比6、7月份减少了50%。“即便我们只有20%的食材来自日本进口,也很快进行了供应链的调整,但还是难以阻挡客流腰斩的趋势。”
北京三里屯一家本地人气排行第三名的日料店,24、25日晚上的客流量不足以往三成。“现在来的客人基本都会在点餐前问海鲜的来源,我们虽然在解释目前店里的海鲜没有日本进口的,但选择刺身和海鲜的客人越来越少了。”老板说。
“现在业绩情况都不能说是滑坡了,根本就是直线下降。”考虑到未来经营发展,老板想要淡化菜单内的海产品,或将日料店改为纯西餐或中餐。
“以前去日料店,怕吃到假货;现在去日料店,怕吃到真货。”一位网友笑称。
再看生意“突火”的门店。
海关总署叫停进口日本水产之后,上海、杭州等地多家日料店人气爆,话题#上海多家日料店今晚生意火了#登上热搜。比如人均消费499元的“xx精致料理”客流爆满;上海杨浦区一家日料店,需要等位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且有客人专程来吃生鱼片,还有人打包带走;更有超市海鲜水产热销,工作人员表示:“一天的销售量相当于平时一周,主要集中在冻三文鱼、冻银鳕鱼和冻虾仁。”
不少人抱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态度冲进日料店,享受“最后一顿丰盛的海鲜”。
连锁日料品牌将太无二创始人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也表示:排海后的第一个周末,客人没有减少的同时,外卖单量上涨了不少。
实火还是虚火?这种极与极的状态还会持续多久?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解答。
02
一线走访海鲜市场
“10个客人8个问产地,每单都在解释”
排海行为发生几日后,内参君于8月29日一早,来到某海鲜批发市场。
一位来自浙江台州的海鲜摊主坦言,受到局势影响,这两天的海鲜价格不降反涨,但是零售的顾客明显减少了。“不管是哪里的产地,总体是受影响的。包括波士顿的龙虾,这两天来的顾客,基本都是为了囤货。很明显,家里有冷柜的顾客买的多。”
老板苦笑道,说是240天后到达我国海域,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应对。“走一步算一步,我也快退休啦,以后再说以后的事儿。我们老家虽然靠海,家里还有地,大不了回家种地去。”
另一个挪威三文鱼摊主的反馈也类似:这两天各类海鲜价格略有上涨,但是涨幅不大。来的顾客,一般都先问问是哪儿的产地,确认不是日本的才敢买,“谈日色变”。
“解释成本比以前高多了,每天卖个海鲜吧,说的话都比之前多很多。”
内参君注意到,不少顾客都大包小裹地提溜海产品回家。一位阿婆左右手拎了满满好几袋子,还在摊位前砍价称重,“没办法,家里年轻人让来买点,以后再看以后的,至少现在还能吃。”
03
日料店老板默契开启“去日行动”
“挪威的三文鱼、俄罗斯的牡丹虾、法国的生蚝、福建的国产鳗鱼等,都是品质非常好的,我们并不是非常依赖日本进口的食材……”
这是自从核污水排海之后,多家日料店的“默契表达”。
日料店在去日,甚至连一些原本就基本没有进口食材的海鲜店,也极力解释、“撇清”关系。内参君发现,当前存在几个“派别”。
》激进派:贵州日料店老板“怒砸店”,要将其改成中餐厅。这一视频被传播到网上后,引发了不小的关注。随后,这一老板被质疑炒作赚取流量,而本人回应——自己发视频,一是因为民族情结比较气愤,表达愤怒情绪,二是告诉顾客店面准备转型,“只是将墙纸和灯笼等撕毁,希望大家不要盲目效仿”。
在同行交流群内,一位“小日子火锅店”的老板无奈地说道,“我们品牌才是无辜躺枪,有一些顾客给我们打电话,骂日本,说什么‘小日子小日子’之类的,抖音也被艾特。”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