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报Pro
01
便利店纷纷发力线上业务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最近,有人发现,北京7-Eleven发生了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食品互联网销售等内容;而在今年12月8日,7-Eleven在接受投资人问询时也明确表示,7-Eleven目前已经和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合作,提供了小程序点单到店自提业务。
发力线上业务,对于7-Eleven意味着什么?
此前,业界有一种说法:在日本,电商永远不可能打败实体店;而作为日本的知名便利店品牌,7-Eleven在日本更是国民级品牌。
2008年,7-Eleven第一次进入中国内地后,很快以24小时的经营方式、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本土化的经营策略被中国零售企业拿来反复研究,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学习对象和行业标杆。7-Eleven也先后在北京、河南、湖南、福建、四川等多地开店。
在同行们单店日销只能做到6000出头的平均成绩时,7-Eleven在中国创造了单店日销超2万的业绩,奠定了在国内线下实体便利店难以撼动的江湖地位。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商对7-Eleven的影响越来越大,7-Eleven的电商化也提上了日程,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其实不光7-Eleven,最近一年来,罗森、美宜佳、全家、多点等连锁便利店品牌都纷纷转战线上。
今年3月,全球拥有超19000家便利店的罗森在深圳推出新店时,就推出了罗森外卖小程序,让那些喜欢宅家享受恶魔饭团的消费者可以宅家吃到心仪美食;罗森最近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外卖给罗森的实体门店带来了整体销售额10%左右的增量,这也坚定了罗森未来继续投入线上的信心。
而在线上业务方面走得最“激进”的,还得说是美宜佳:早在2017年,美佳宜就开通了线上外卖服务,当时主要是和美团合作;今年4月,美佳宜优选又在支付宝小程序内开通了同城配送,当新的渠道出现时就全力投入,也让美宜佳的线上业绩遥遥领先于京东便利店、罗森等品牌。
虽然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便利店的主要收入贡献来自线下业务。但是近年来,便利店线上业务的增长越跑越快,已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来自美团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39%,远远超出了线下业绩的增长速度。
那么,对这些动辄在线下拥有上万家实体便利店的品牌们而言,转战线上,是为了锦上添花,还是有难言之隐?
02
即时零售成最好药方
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很大,这是事实。艾瑞数据显示,到2023年,国内便利店的总规模将达到3566亿元,这是一块让人垂涎欲滴的蛋糕。
但是也有人发现,这块近在眼前的蛋糕却越来越难吃到口了。
首先是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光顾实体店的人越来越少了。流量缺乏,成为制约实体店发展的最大因素。
以7-Eleven为例,2020年之后,公司当年第一财季净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下降73%;随后的半年财报显示 ,净利润下降34%;到了2021年,7-Eleven全球范围的利润下降势头还是没有止住,表现相对较好的是中国内地市场。以至于7-Eleven不得不在组织层面做出重大调整:今年5月,原7-Eleven中国董事长内田慎治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新任董事长由原7-Eleven中国CFO、总经理严茜接任。
无独有偶,在7-Eleven发生人事地震的同时,2021年7月以来,全家大陆执行长林建宏离职,罗森执行董事张晟离任……所有这些人事变动都直指一个核心:这些便利店品牌的线下业绩出现严重下滑。
怎么止住线下业绩下滑的颓势?时代开出的方子是:即时零售。
其实,2020年之后,国内实体经济曾出现过一次重大变动,那就是社区型门店的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这一年,便利店社区型门店占比增至52.7%,特定场所型门店占比下降至14.9%;2021年,社区型门店占比再度提升至58.7%,商务型门店占比则降为17.4%,特定场所型门店占比降至13.2%。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