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初,与之不同的是,餐饮人已经练就了一身「快速应变」的本领,也展现出了比以往更加强大的韧性。
虽然餐企半年报一片萧条,但在各地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餐饮行业也正在加速回暖。
01
整体营收表现:营收大幅下降、净利润几乎全赔
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散点频发,消费者信心转弱,加上多地出台堂食限制措施,餐饮行业再度面对危机。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人民币20040亿元,同比下降7.7%。
内参君统计,2022年上半年,绝大多数上市餐饮企业的营收同比下滑。
疫情的散点频发以及防控政策的升级,导致餐厅停业、堂食停摆、营业时间缩短,是关键因素之一。
财报显示:3月至5月,海底捞平均每天有超过200家门店暂停堂食,九毛九集团有60%的餐厅经历了不同时间的堂食服务暂停或限制。
今年上半年保持营收同比增长的公司,仅有肯德基、海伦司和广州酒家。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三家公司受疫情的影响轻微:肯德基的同店销售下滑了12%,海伦司的同店单店日均销售额增长率为-26.8%。
肯德基和海伦司上半年营收得以增长,是门店扩张抹掉了单店营收下滑。
肯德基门店数从去年年中的7609家增长至8510家,海伦司门店数则从去年年中的471家暴增至846家。
广州酒家比较特殊,因为其拥有食品+餐饮双主业。其餐饮分部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超过30%,财报中给出的原因是,2021年7月起,陶陶居的营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净利润方面,上市餐饮企业集体下滑,无一幸免。疫情下门店经营和营收受限制,人力、租金等相对固定成本依然要支出。仅有百胜中国、九毛九集团、同庆楼的净利润为正。
同时,部分品牌在疫情下进行开店、关店的「大动作」,也影响了利润表现。
奈雪的茶表示,随着门店数量增加,门店的人力、租金等固定成本金额相应增加,进一步导致集团亏损。
而海底捞的财报显示,若刨去关店减值带来的损失,海底捞上半年将盈利0.42亿元。
02
开店暂缓OR关店不止,谁还在坚持开店?
2022年上半年,餐饮企业的开店逻辑继续分化。
在疫情下,部分餐饮品牌选择开源节流等自救措施,减少对拓店的投入,物业到期的门店不续约,也有未达预期主动关店的情况,造成门店规模缩减。
其中,关店幅度最大的当属上海小南国,国内小南国门店净减少8家,南小馆门店从10家减少到4家。
不过依然有进取型餐饮品牌,顶着疫情的压力坚持开店,等待疫后复苏。
2022年上半年,门店净增长的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湊湊、奈雪的茶、太二酸菜鱼、和海伦司。
百胜中国的肯德基和必胜客,依旧是门店新增最多的两个餐饮品牌,也进一步拉开与其他餐饮品牌的规模差距。门店新增比例最大的是奈雪的茶,自上市后,奈雪的茶积极布局租金和人力成本更低的奈雪PRO店。
当然,今年上半年餐饮品牌门店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门店拓展的时间表正在根据疫情发展做出调整。疫情同样也会打乱物流供应链、装修施工、人员招揽和开业的节奏。
像是百胜中国,就在财报中明确表示,「其2022财年目标保持不变,净新增约 1000 至 1200 家门店」。这意味着下半年百胜中国会加速开店,日均净增门店超过5家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依然面临门店的阵痛,去年下半年,海底捞提出「啄木鸟计划」,呷哺集团也有关店300家的计划。门店端的调整持续至今,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一次性减值损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下半年疫情趋缓时,味千中国的门店还有小幅度增长,但在2022年上半年「打回原形」。
味千中国的财报称:本集团将关闭经营表现未如理想之门店,策略性减少门店数目,以减少疫情爆发时对现金流及盈利之负担。
03
下滑的翻台率和利润率,「回到疫情前水平」更难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断了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快速成长,市场规模下滑15.4%。
2021年,「回到疫情前水平」成为判断餐饮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但达成的企业只是少数。
经历了2022年上半年,餐饮企业回到疫情前水平,变得更难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