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拼多多的“拼小圈”、腾讯的“有记”、网易的“彼应”......一众互联网大厂都期望在种草赛道有所收获。
各个平台的涌入,仿佛复刻了三四年前的短视频补贴大战。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互联网大厂们至少有15次尝试打造另一个小红书。
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内容分享已经成为大厂们寻求新增长的必争之地。
做内容容易,变现难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可以开采的用户也越来越少,就连京东、天猫这样的头部电商平台都面临着流量见顶的焦虑。根据京东2021年度财报,京东的老牌优势项目3C自营和快消自营的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在第四季度下滑到了20%~30%的区间。
对于京东来说,在新频道内布局内容生态,一方面可以通过“种草”增强用户黏性,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消费者的反馈,以便推出更贴合他们的喜好的新产品。
但事实上,内容社交是一块吃着香甜,但难以消化的蛋糕,内容生产容易,但想要与最后的流量转化相结合,并非易事。
快手和抖音是内容平台中做电商最成功的平台。但即便是抖音和快手,2021年的电商GMV也只能达到1.5-2.0万亿。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2020年营收7.5亿至10亿美元,广告业务营收占比约为80%,实现三倍增长,但电商仅占总营收的约20%。
小红书电商之路尚未走通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态闭环并没有画圆。
京东在自己的App上做内容电商,然后用户直接在App内就能实现“种草”+“拔草”,能够形成了一整个交易生态闭环。听起来很不错,但对于京东来说,种草只是附属业务,平台的交易属性太强,并不利于用户自发产生内容。
相比于单纯的带货广告,种草尽管说是带有广告的意味,但实质上还是以内容为主,这类软性广告对于用户的观看体验来说明显更加友好,也容易让用户接受。
而小红书能靠着图文种草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站稳脚跟,足以见得在这条赛道里,这一内容形式得到了大量用户的认可。
除此之外,早在去年5月,逛逛就已经提出将重点孵化100个“头部创作者”,把“变现”作为关键,但截止目前,逛逛还未孵化出较为出圈的KOL。
可见,用户心智和调性是需要时间去累积的,大厂们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快速复制小红书。
目前的京东新百货的流量并不理想,但作为京东在内容电商上的再一次试水,在内容资源的整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通过持续的优质内容的输出,才能实现新增长和留存的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哪个大厂想要吃上“种草”这块蛋糕,都需要慢慢来。
来源:电商之家 文/赵云合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种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