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11.11年终大促如期而至,这场历经了13年的电商节日,在2021年的11.11终于不用再熬夜买买买,京东将购物时间提前至“晚八点”,为11.11带来了新的变革。
如果问一句:有多少人对11.11的零点抢购已经感到疲惫不堪?相信举双手赞成的不在少数。
作为11.11的行业参与者和购物亲历者,对于“晚8点”这个变革性的时间,本文想要思考和探讨两个问题:
问题一、过去12年来,为何每次11.11都是零点抢购?
问题二、为何今年的11.11大促,是京东而不是天猫终止了“零点抢购”,改为了“晚8点”?
希望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商家和消费者更好地判断电商平台的价值导向,以及电商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
12年来,为何每次11.11都是零点抢购?
首先,从心理学分析,有种心理现象叫做“自我调节”,这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状态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可以控制人的思维,情绪,冲动,欲望和行为表现。
借助这个心理现象与电商平台大促的“仪式感”,天猫和淘宝在第一个11.11就将抢购时间设设置在零点,通过品牌商家给出的五折优惠、抢购倒计时和限制数量,使人们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零点时分,很难拒绝看起来非常低价的优惠、紧迫感及从众行为,只能跟着一起买买买……
第一年的11.11就给以开放平台模式主导的天猫和淘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那么,似乎将“零点抢购”一直延续下去也未尝不可。
这只是从平台视角的利益考量,据了解,行业生态下的各个11.11大促参与者的诉求并不完全如此,相信一直倡导“用户导向”的天猫和淘宝也收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但难道没有任何人想过改变这个状况吗?
从我个人的有限信息和判断来看,都是有的;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改变11.11大促的“零点抢购”时间节点的呼声同样越来越大。
只不过在平台自身巨大的利益面前和组织强大的“运营惯性”推动下,以及阿里在后续几年通过“二选一”等方式形成“垄断”事实(参考市场监督总局对阿里的垄断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用户导向”和商家的呼声被忽略了。
深入了解了11.11大促设置为“零点抢购”的成因之后,再进一步简单分析其造成的“三方”伤害:
一、对用户的伤害
心理学已经表明,自我调节机制能够让人在白天情绪更稳定地生活、工作和学习,那么每年的11.11“零点抢购”显然会打乱第二天甚至几天的正常作息,从而导致用户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二、对商家的伤害
大部分的商家都是按照法定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进行组织和流程的设计,而为了参加11.11在“零点抢购”的大促节点,需要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和流程,引起组织和流程的变动和不稳定。
尤其是商家的组织团队在大促前后出现的离职现象,以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的干扰;并且除了大促的营销费用、库存压力之外,商家还需要自行承担组织和流程变动的额外成本。
三、对行业的伤害
每年的11.11大促,都是对整个行业的大考。除了电商平台、商家之外,还有大量的仓库、快递公司及快递员等等,0点灯火通明的写字楼和仓库,侧面印证了行业在11.11的压力。
并且随着同城零售/即时消费的兴起,线下的传统商超/百货和便利店/社区店也在不断参与到11.11的大促中,今年11.11前京东就上线了“小时购”的频道,用户可以直接就近在附近的实体店下单抢购,一小时以内就可以收到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仍然延续11.11在“零点抢购”的模式,对整个行业的伤害会越来越大,影响的商家范围越来越广。
当然,对于城市的管理来说,深夜促销模式同样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11.11大促的“零点抢购”模式,必须进行改变和调整!
京东11.11首推“晚8点”抢购的价值和意义
在分析京东11.11首推“晚8点”抢购的价值和意义”之前,先回答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二个问题:
为何今年的11.11大促,是京东而不是天猫终止了“零点抢购”,改为了“晚8点”?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提到,天猫作为11.11的发起方,每年11.11大促都是最大的受益方。
作为开放平台,天猫上的商家参加11.11大促的优惠和亏损由商家自行承担,另外为了得到更多的销售,商家还需要在大促期间在天猫投放广告(可参见阿里每年的第四季度财报)。
特别是对于众多中小商家来说,每年的11.11大促都是“大劫”,曾有天猫电器类商家对媒体公开透露,参加11.11排位战,一般花费8万左右,包括广告投入、降价补贴等,早期这样的投入能换来几百万的销售额。
但实际上,该商家依旧是在用亏损换流量,换排名。因为只有双11卖好了,后面几个月才能转化流量,回本进而赚钱。
这是大促的运营逻辑,利用复购率来提升利润率。
可从去年开始,该商家就不再参加双11排名大战。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流量越来越贵,随着拼多多、快抖等平台的兴起,流量被严重稀释且越来越不值钱了。
二是越来越不赚钱:18年一年毛利差不多是400万,19年只有200万,20年直接亏损了300万。
同时,天猫和淘宝从第一年的11.11设置为“零点抢购”之后,形成了平台大促的“仪式感”,最终形成了内部组织和流程的“运营惯性”长达13年,想在短期内改变,涉及的环节过多、难度太大、成本太高,天猫和淘宝无论是高层还是执行层,显然不敢冒这个险!
而京东在商品和履约的仓储物流都是完整的“自营和开放”两种模式,且更注重用户体验和关注商家利益。
两种商业模式形成的完整生态体系,能够让京东能够更好地进行运营节奏的把控和调整,从而更好地摆脱“运营惯性”的桎梏,从“用户导向”做出改变,在2021的11.11全面执行“晚8点”的创新布局!
首先,今年京东11.11大促的“晚8点”并不仅限于一个“时间点”,而是形成了“时间段”,分别是“10月20日晚8点预售开启”、“10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11月10日晚8点提前开抢”以及“每晚8点的提前开抢”。
这个时间的调整也受到了市场的鼎力反馈,迎来了亮眼的销售成绩:
在晚8点预售阶段,品牌商家就因此次大促时间的调整而广泛受益,京东平台参与活动的商家数量和商品数量显著增加:预售商品种类同比增长超50%。
品牌增势也更强,截至10月28日24点,离预售结束还有2天,59688个品牌预售期订单额同比增长超100%。
在10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京东11.11大促阶段,截至11月1日24点,139个品牌下单金额破亿元,其中Apple、小米、海尔、联想、美的、华为等品牌下单金额突破10亿元;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