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菜关停以后,生鲜B2B模式探索远未结束
就在美菜网调转航向,模仿饿了么有菜时,有菜却关停了。竞争对手少了一个,可是这对于美菜网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2019年,有菜重启在当时是行业的大事,一度被视作是外卖供应链之战。毕竟,有菜是阿里旗下的重要品牌,也是饿了么的供应链企业,可以借助餐厅大数据,为中小型餐厅提供新鲜食材,涉及从餐厅到有菜商城、到渠道批发商、再到物流服务商的整个链条,这种商业场景不得不让人重视
但疫情后中小餐厅生意惨淡,即便是平台模式的有菜,也不得不开始放慢补贴脚步。
与此同时,随着生鲜B2B行业的发展,企业对手环伺,竞争越发激烈。过去几年,美菜、宋小菜、快驴等多家服务商厮杀,纷纷在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等方面下重注。但自营模式意味着,平台要在仓储、采购、分拣、配送等每个环节投入真金白银,还要承担每个市场主体的风险。
饿了么有菜的轻模式,看似更有竞争力,但却直接关停了。其实,关停的直接原因,本质上就是补贴太多现金流吃紧导致的。品类全、规模大、利润高,是餐饮供应链的不可能三角。因为,生鲜B2B平台若想做全品类、全链条,就必然需要面临高运营成本。而根据生鲜行业5%的批发毛利率,而平台如何支撑30%的运营成本?所以只能靠资本输血,长期试错,一旦资金支撑不住,就只能轰然倒塌
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暴发时,两个月时间有超过1.3万家餐饮企业注销,餐饮业营收中78%的企业损失达100%以上。时至今日,整个行业依旧没有恢复元气。
面对疫情的冲击,美菜最初的调整是转向C端市场,发力“美家买菜”。然而,由于美菜网在C端认知度不高,缺乏流量注入,短链配送也跟不上,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在去年12月,有消息传出,美家买菜或以不到2亿美元卖身京东。
此番失利,让美菜网不得不开始面向B端,降低仓储压力。如今,美菜网正在尝试多条腿“去库存”:一方面美菜尝试拓展大B业务,直面PK望家欢、乐禾,一起抢夺存量市场,提高仓储使用率,一方面美菜尝试把仓储共享出来,面向连锁餐饮和大卖场,缩减仓储使用面积,一方面学饿了么有菜模式,纯平台模式直接无库存。
回过头看,虽然有菜平台被关停,但阿里在食材供应链方面还布局有菜划算,后者承接了有菜原有的使命,并在杭州、苏州、宁波等重点城市进行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菜划算针对普通消费者,主打平价菜场,提出生鲜商品“29分钟新鲜到家”的概念。但2020年4月,菜划算开始转向为商家餐饮市场做食材配送,目前正在全国扩张中。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品牌,今年2月阿里又增资了菜划算,可见其重视程度。
内有转型之痛,外有强敌环伺,美菜的生存压力依旧不会太小。
另有生鲜行业媒体报道称,美菜网目前大面积调整业务,其中一个原因,正是随着菜划算的扩张,导致部分采购和供应商转投菜划算,引发客户流失。如今,美菜网需要融资探索新模式,菜划算也成为阿里生鲜B2B板块的排头兵,两者的较量依旧胶着,而2021年的餐饮供应链行业,故事远没有结束。
来源:歪道道 文/道总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