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果不做供应链,既没有毛利,也支撑不了扩张。
比如,没有自控的加工能力,而是依赖供应商来做加工,供应会很不稳定,采购量越大成本反而越高,“规模不经济”。进而支撑不了扩张。
但是如果要重资产投入做供应链、做加工、做中央厨房,前端没有足够订单量支撑,那就是烧钱、硬亏。
盒马已经在重投入做供应链,所以,它前端的订单量压力也会比较大。
4、税收。
通过线上方式、加盟方式做零售业务,税收有节省。生鲜快消零售利润很薄。
二
未来
盒马邻里的模型跟呆萝卜其实没有本质性区别。
所以,基于呆萝卜过往的发展观察,也可能有助于判断盒马邻里未来的可能与局限。
这个模型的优势是:1、能在做高品类宽度的基础上,实现相对更节省的履约成本。
一般来讲,SKU做多做丰富,履约效率和成本就高,这是一个矛盾体。比如,丰富性最好的是天猫、京东,但它们做生鲜快消的履约成本非常高,所以,要做特别大很难。
但是由于盒马邻里采取预售模型,是基于同城业务的布局,大仓(加工仓)变成了周转仓概念,加上是配送到同一座城市的自控加盟店,整个履约流程可控性更好。(盒马既有业务盘也有现成的供应链门店前置仓资源。)
这个模型是有可能在提供更丰富SKU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更低的履约成本。
呆萝卜之前给《商业观察家》的数据是,其每天增加1块钱仓储费用,就可以增加40-50支SKU。
盒马邻里跟呆萝卜一样,都宣称可以经营超过2万支SKU。
2、流量价值。
更低的履约成本能做出流量价值。
一些市场人士测算,仓、门店、交付的全段履约成本要低于10%,做低毛利的生鲜才能做出流量价值。如果超出,那其实就是(烧钱)为生鲜供给流量。
(全段履约包含毛菜加工,仓库蔬菜的分拣、包装、场地、人员、损耗等全段费用。如果是供应商加工好送到仓,低于10%的全段履约费用也不说明问题,因为商品的供应价格会更高。)
局限在于:1、也很难烧钱做快。
呆萝卜之前选择烧钱快速扩张,但是也没能走通。因为生鲜消费,在供应端和用户端都没有忠诚度,补贴一停,订单量大幅下滑,由订单量不足带来的履约成本大幅上升。
所以,后续呆萝卜也在收缩,现在主要只在合肥经营。目前,130家店,服务10万个家庭,也只占合肥家庭数的三十分之一。
这个模型本质还是社区零售,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把模式、系统、用户体验夯实。也很难快速跨区域扩张,需要后台的加工能力构建等。
如果盒马做盒马邻里要走社区团购那样的“烧钱”路子,要烧掉的钱肯定会比阿里做盒马整体烧掉的钱还要多。
2、日商水平有限。
呆萝卜之前提供的数据是,在合肥,平均一个自提店每天都有200-250个客单量,每家店平均日商水平在4000元-5000元。
保险起见,如果打个八折,量和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小的。
一是,市场似乎也没有太大,更像是补充性的存在。比如,1万家自提店能创造的日商水平也只在32万元到48万元,而目前市面上,开连锁自提店的企业,门店数好像没有几家能过千的。门店数的持续扩张需要时间。
二是,利润空间还是比较狭窄。几千元的日商,利润也分不出太多。当然,盒马的定位高端一点,也有一定可能做高客单价和日商水平,但意图则还是低成本找流量。
来源:商业观察家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盒马 |